先秦古籍《山海经》的魅力和现代意义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赵嘉盟
[导读]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山海经》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遥想当初,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被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事物所动心,在《山海经》中竟有无数的新奇事迹和灵异禽兽,所以当即便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找寻《山海经》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很多种版本的山海经使我眼花缭乱,这是我第一次为书而着迷,也是我读书的开端。

辽宁沈阳城市学院  赵嘉盟 110100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山海经》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遥想当初,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被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事物所动心,在《山海经》中竟有无数的新奇事迹和灵异禽兽,所以当即便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找寻《山海经》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很多种版本的山海经使我眼花缭乱,这是我第一次为书而着迷,也是我读书的开端。最终一本带有彩色插图的山海经进入我视野后,我的双眼像两把刀子一样,插进厚重的书页中拔不出来。当然图和文字相比较,年幼的我对于文字当然丝毫不感兴趣,但是图片给我留下的印象就足以让我铭记终生、久久不可忘怀。其中文字晦涩难懂,拗口难读,我只能把它当作一本小人书来看,只赏画而弃其文,神怪仙兽之外,我再难获取更多。陶渊明先生曾云:“泛览《周天传》,流观《山海图》”这也是我用来享受生活,感受文学的一种消遣,但中国上古之文又岂能泛泛,待到我再次重读,才不得不拍案叫绝,感慨之精妙。
        在当代的文学和艺术市场中,对于《山海经》一书的价值评价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一派认为其凝结古代民间文艺之精华,能够充分展示中国文艺的古朴魅力,另有一派表示其内容简单,描绘虚幻,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作品。在这里笔者先不谈及自我的观点,其实早有先智之士发表过高见、进行过研究,周振鹤在《历史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历史》一文中做了评判:神话传说、坊间小说以及民间故事都算作是文学,这是毫无异意的,文学也算着历史,并且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从中我们能发现真实历史的身影。从周先生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文学和历史从来都是相伴而发展,神话、传说,当然算得上文学,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不承认《山海经》的人都是在否认历史。当然,既然存在认同,否认也一定会携手带来,不可以喜恶论对错,也要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尽可能的将中国历史千年之久的事实存入此书,所以《史记》中记载的不仅有皇家正史,也有荒野野史,但唯独不把《山海经》记录其中,司马迁云:“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由此可见,此书之争议早已有之,千百年之争论不断,至今仍各分两派。
        《山海经》一书涵盖历史、神话、地理、宗教、民族、特产、医药、生物等诸多领域,它曾被称为中国第一步地理类著作,其精华一直被学者研究使用,毕竟相对于地质勘查和遗物搜寻来说,完备的文字介绍是不可多得的文献。抛除其中神鬼妖魔的幻想叙述,其中记录的地理位置和山川河流都是真实存在的,有五百多座山和三百多条水道至今已被验证,书中所描述的矿藏也大多准确,其环境地貌将是对古代中国地理及历史地质变化研究的重要资料。王国维海曾经运用《山海经》来解释中国甲骨中殷商的存在,将中国的历史起源又向前推移了几百年,除此之外它丰富而又离奇的想象,浪漫而又诡异的笔调,也是无数文人骚客寻找灵感的绝佳对象。


若是因为奇珍异兽的存在而全面否认其价值,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唯物主义讲究的是物质先于思维的存在,无端的想象类似空穴来风,是不存在的其暗喻的真实事物是我们可以追根溯源的把手,这将会留给世人无数的机会。
        《山海经》全书共18卷,分为山经和海经,其涵盖的范围除了当今中国版图之外,还包括周边的国家、部落、海域和岛屿。《山经》部分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二三阶梯之上,《东山经》约为华北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南山经》约在当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还有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的部分地区,这样博大但详细的地域分布难道不正是古人部落群体的活动范围吗?更展示了华夏大地孕育文明的历史和炎黄子孙发源壮大的过程。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神兽分布,会有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特点,表现的生活方式也大有不同,这是中华文明萌发的初始状态,它所表现的地理、人文、思想、生活方式,怎能说不是宝贵的记录和文献。
        地理地貌和活动分布,这是一种描绘式的记录,是可靠可信的存在,在基础的描述之外,还有更多的精神思想和文明思维正在发育,从《山海经》中,我们还能看出上古人类的精神追求和修养,这是更加宝贵的精神财产。在第九卷山海东经中提到了一个国家,名曰”君子国”,在君子国中无论老少或是平民或是统治者都一派正气,举止文雅,衣冠楚楚,做事文明而知羞耻礼让。在如此的过度中既无大富大贵又无贫苦难民,这与大同社会和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不期而遇,殊途同归,这种描述不仅仅是虚空的幻想,其中蕴含的真理在历史中乃至当下都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面对利字当头、物欲横流的社会,再回首千年之前的古人遗训,是多么真切而讽刺。在海外西经中提到的丈夫国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对国度的创造都是蕴藏在传统的精神瑰宝之中,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君子国是对小人喻于利的讽刺和揭露,大人国是在嘲笑贯高权重之人,无肠国是揭露富人的丑恶嘴脸,两面国用来批判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的人,这些犀利的批判和讽刺是伟大思想的留存,这些宝贵的资源都源自寥寥几字的文字之中,不禁感叹中国古人之伟大。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外国名著中也又《格列佛游记》描绘的也是奇怪的事物和不同奇幻的国家,同样在文学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小说、传说、神话的价值不容小觑。
        山海经的经典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点滴,它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等待被今后的贤人志士开发和发现。由此及彼,也可以看出人类智慧的延续需要在创新中衍生,许许多多的古籍都有如此的价值,可见中国古典文化之魅力,是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聊以此文表述观点,我眼中的山海经,不仅仅是神话和古人的呓语,那些忽视它的价值的人或者学者,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简介:赵嘉盟,青年诗人、作家、出版人,武汉市作家协会、河北省采风协会、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九天文学》杂志创始人兼主编、《似水年华》杂志副主编,作品散见《参花》《诗潮》《五台山》《中国诗影响》等,任青朗杯文学大赛终审评委兼名誉顾问,曾出版文集《冻僵的石头》《伐诗取火》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