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王凤辉
[导读] 在新课标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完善措施,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本学科教师参考,共同学习提高。

山东省武城县实验中学北校区 王凤辉 253300

摘要:在新课标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完善措施,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本学科教师参考,共同学习提高。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在道德法治课堂应用中的原则
        (一)生活性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够只注重学生分数。而是要以促进学生道德法治意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生活态度为目标,在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要坚持生活化情景,力求让学生有生活实际感受,从而发挥道德法治课堂的育人价值。
        (二)趣味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个性的形成、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具有探索的热情。基于此,教师在创设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的时候,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在情境中设置一些与学生观念形成冲突的问题,以达到吸引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解决中。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一)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教学本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内容涉及较多,有许多细节性的知识点,理论性程度较深,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准确的掌握和理解,如果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学习心理,抵触课程的学习活动。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体验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换位思考和真实体验的学习实践中体会道德与法制的内涵,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课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课本知识内涵。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大阅兵的场景,同时伴随着国歌的伴奏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我国的军事力量,并为之自豪;借助线上教学资源的辅助,为学生播放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使学生能够了解五星红旗背后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一个个教学短视频的播放,在教师的指导教学辅助下使学生置身真实的角色与环境中,认真体会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强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二)深挖教材,设计体验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挖教材内容,找到本节课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对本节课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之后,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情境和体验方式。比如说角色扮演、朗诵、视频观看等等。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避免知识概念的抽象化和复杂化,要将一些复杂的知识道理用简单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在一个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感悟体验课本知识的真正内涵。
        以“权利和义务”教学为例,按以前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让同学们划重点,背过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这样同学们最多就是复读机,根本不能深入理解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知识点是割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我们可以呈现案例:小王同学上到八年级,但是成绩不太好,其父觉得将来考不上好大学,不如趁早去学个修车,早赚钱早结婚。同学们在生活中估计也见过这样的说法,大家可以分组讨论:小王同学有没有受到权利损害呢?他应该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呢?类似的事件同学们身边都有发生过,易于吸引孩子们的探究兴趣,然后我们再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就能让他们认识到初二辍学是损害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不可取的行为……
        (三)反思情境,巩固体验
        在结束体验式教学后,教师就需要对本节课做出一定的评价,包括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知识技能是否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教学表达是否高效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是否形成了对教学目标的基本认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总结反思,就能够更好地开发教材内容,实现体验式教学课堂的发展,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科学、合理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更好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康小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8):117-118.
[2]许静.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25.
[3]喇小燕.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例谈[J].试题与研究,2020(25):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