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曾俊轩
[导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教师通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加以科学融入,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

广西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曾俊轩   537200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教师通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加以科学融入,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和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模式,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用
        引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下一种潮流的教学模式。它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考试应考能力,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各等级率特别是优秀率。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高素质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其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对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分析,还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首先,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处于15—18岁之间,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并且学生并没有一个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对自己进行控制,认识不到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学校中虚度青春;其次,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还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所说以多媒体为主的网络信息科学技术在课堂中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但是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宏观上进行分析,不同的院校之间因为教学资源的差异化,往往教学效果也存在较大的不同;除此之外,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和限制,部分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的一定的影响;最后,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因此比起理论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的繁杂,学生往往会被网络信息所吸引,从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二、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作用
        (一)突破传统教学限制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课程知识为主体,以学生实际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侧重于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与平台,为学生重构学习形式,使其能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更有效地调动相关学习资源,自主根据学习计划分配学习时间。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为其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限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如,针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的课程内容,部分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前,已经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储备,这些学生在相应课时教学中所获得的收益较小。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帮助教师在同一课堂中,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同时讲解渗透不同的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可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自身优势,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平台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完成学习。针对前两章的课堂知识内容,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学生只需要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关测验即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初步接触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也可在正式课堂学习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综合分析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课前学习情况,掌握他们在课堂内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在正式课堂学习中直接切入重点,为学生解惑。通过利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课前学习工作,教师一方面可在正式开展教学前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明确正式课堂教学重点,缩减基础知识内容介绍讲解的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正式课堂学习中获得同等的收益,突破传统教学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明确本堂教学重难点,促使其合理分配课堂学习时间,提升其课堂学习效率。
        (二)线下讲解学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线下的讲解学习是比较关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方面要明确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为目标,线下教师教学讲解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弥补开展的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线上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性收集,了解学生线上学习中的一些难点,从而针对性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注重科学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和学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交流关系,调动学生在课堂中表达交流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线上任务清单中的学习难点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把线上和线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有助于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课程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述Word综合案例排版的知识点中,线下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效果状况,结合主要知识点以及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针对性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结合线上学习成果汇报,为学生创造轻松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将自己在线上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出来和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带领学生对线上知识学习中的知识点复习回顾,设置课后练习以及检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带领学生将知识要点进行有效总结和验证,促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评价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传统以结果为主的教学评价机制已经难以全面反应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对教学评价的设计与优化,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效融合。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课堂评价做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登录、学习、测试、成绩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兼顾课上学习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的教学指导,以提升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效果。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科学应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娴熟,实践操作能力也大大提升,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晨晖.混合式学习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4):148-149.
[2]韩红霞.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9(22):97-98.
[3]刘碧靓.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