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诗歌的情境创设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文桂莲
[导读]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审美情趣的培养,离不开诗歌的鉴赏教学。

北海市实验学校 文桂莲   536000 

摘要: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审美情趣的培养,离不开诗歌的鉴赏教学。本人通过对诗文情境创设的方法设疑探讨,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的目的。方法有:一 、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从设疑激趣和巧用诗歌的留白激发思考的角度切入,设计导语。二、从诗题入手,创造情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设置    吸引力    导语    诗题
        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敏教授对语文素养解读包括四点,其中第三点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这里应当关注的是“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的提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已经久违了“情趣”,很少顾及和尊重学生个人的“情趣”。“新课标”的提示应当给一线教学提个醒:“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语文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审美情趣的培养,离不开诗歌的鉴赏教学。
初中语文部编版必备古诗文有81篇,如何通过这些诗文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我通过对诗文情境创设的方法探讨,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的目的。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
        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富有吸引力的导语,一开始就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一篇诗歌的教学,我力求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富有吸引力的导语的设计,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1.设疑激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对引起自己共鸣的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会很热衷地参与讨论和学习。比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安居乐业,一直是许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同学们,你们终极目标是什么?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人说书是金钱,有人说是权力,有人是平安……我接着说,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朋友的帮助下建了一间草堂,可一场北风让草堂的茅草四处飘洒,屋漏偏逢连夜雨,苦不堪言。


但是诗人只想到眼前有一间高大的房子,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都不受凄风苦雨的痛楚,这位诗人是谁?他的哪一首诗歌表达了这样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诗人,学习他的诗。由于导语中的问题,让学生参与了讨论,有读诗歌的热情。因此,讲完导语,学生便饶有兴趣进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被杜甫的家国情怀所打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有了新的看法。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培养。
        2.巧用诗歌的留白激发思考.
        诗歌是富有想象的做品,它常常有很多的“留白”,让读诗歌的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去感悟,使诗歌和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教学诗歌,我喜欢挑富有想象性留白的片段,作为诗歌的导入点,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诗歌的鉴赏阶段。比如在学《春望》,我就利用诗歌中的留白设计以下导语:诗言志。在作者的笔下,每个意象都成为传达思想情感的载体,老师看到了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一首诗,诗文里有“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等意象。同学们,未读杜甫诗前,老师也想考一考你们运用这些意象写一个场面,看谁的描绘较接近当年杜甫描绘的情景,跟杜甫来个pk,跟同班同学来个pk,看谁能拔头筹。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当然,这个留白也能让学生有自己的联想空间。学生纷纷进入创作想象中。有同学的作品真的和杜甫笔下的情境不相上下。可见,找到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切入点,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从诗题入手,创造情境。
        诗题往往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题目也可以创设有感染力的情境。在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辨论大师。对于如何治国常有振聋发聩的论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孟子是辩论大家,他的论断必须经得起推理,经得起考验,在这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孟子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使他的论断无懈可击?你如何理解孟子的忧患和安乐?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迪?从试题入手,由浅入深,有思考有借鉴,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训练。
        诗歌的情境创设,可以以思激趣,以疑激思,以情动人。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当然,诗歌情境创设,只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还要我们努力探索实践,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 《语文天地》  《语文课程新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