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黄杰
[导读] 现在全社会都在推进素质教育,对于体育这门基础课程,不仅仅需要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还需要针对学生学习体育的状态,加强对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够仅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提高,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  黄杰 530021

摘要:现在全社会都在推进素质教育,对于体育这门基础课程,不仅仅需要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还需要针对学生学习体育的状态,加强对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够仅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提高,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身心素质以及生活、运动习惯的学科,也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情况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策略进行合理的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能只将目光放在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中,还应当引入学生不了解,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与健康行为习惯发展有益的体育项目。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团结、互助、永不言弃等品德的渗透。
        一、初中体育对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1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过去的体育教学,是十年如一日的模式,上课老师教授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和机械的体育技能,对于学生的上课感受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种上课模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吸引力。长时间的实行固有的上课模式,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通过改变初中的体育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从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热情,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是将体育当成一门必须完成的无聊的课程。
        1.2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具体而言,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是多方面且具有较强指导性的。比如,培养学生的健康认知与运动认知的内容中包括理论性内容,这些内容既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锻炼提供一定的指导。又如,培养学生体育品德认知的教学是融合在各类体育活动中的,这些教学活动相较普通的教学与锻炼活动而言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与竞赛性,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总体而言,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1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课程教学离不开老师,所以老师的教学技能对于学生课程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起到的是一个带领和引导的作用,拥有高素质的老师也能够为学生做一个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在课上,课下还需要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在学生们有疑惑的时候及时与他们交流并给出他们建议,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们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才是有效的教学模式。现在很多学校就建立起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以便老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决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2设计个性锻炼目标,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初中是学生追求个性、表现欲强烈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教师可以学生的喜好以及日常的教学项目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锻炼目标,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并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运动习惯。如此,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健康行为意识,并且使学生在不断促进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加深对坚毅等体育品德的认知。
        2.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布置各种“小任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短短的体育课堂时间里,教师可以接二连三地发布一些“小任务”,这些“小任务”都是立足于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基础上的,运动量不会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逐步认识和熟悉各种锻炼身体的项目。教师周期性地在课堂上布置这些“小任务”,学生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往后不用老师说,也会自觉完成各项体能锻炼任务。课下,当学生想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时,这些课堂上做的各种“小任务”,可以成为他进行体能锻炼的参考项目。
        2.4基于学生实际需求,运用差异教学的策略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应用差异性教学的策略,以此保证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比如,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认知这一核心素养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成长能力为学生设定锻炼的目标与计划,以此确保学生在按计划进行锻炼后能够有效感知运动对自己身体的益处。其次,教师为学生设定的计划与目标也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爱好。比如,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爱好,有的学生更喜爱乒乓球这一运动,而有的学生则更喜爱篮球或足球等运动,教师在进行健康认知教育、品德认知教育时,便需要组织校内所有体育教师一起合作,为学生制作多种类型的微课视频或者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拥有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自己喜爱的教育内容。
        结束语
        总体上来说,我们就是要在原来体育教学只注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初中的品德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提高,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要求,能够在未来国家建设中出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海浪.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的转变[J].新智慧,2019(25):61.
[2]李新义.初中体育课堂核心素养之优秀品格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27):14-15.
[3]任旭剑.试论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汉字文化,2018(10):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