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实践与启示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吴芳
[导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学者都对党的建设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估。一方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项目中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另一方面,面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矛盾,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之后的探索实践中立足于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创新思想指导,优化建设手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六街小学  吴芳   652700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学者都对党的建设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估。一方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项目中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另一方面,面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矛盾,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之后的探索实践中立足于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创新思想指导,优化建设手段。本文主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对其具体实践的回顾与分析,总结党的建设质量效果与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十八大;党的建设质量;实践与启示
        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正在不断推进自我改革与内部优化,争取加强从严治党,深化完善党的建设工作。自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关注和重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一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强调继续推进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持续发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追求更光明前景的现实需求。本文主要通过简要的分析,大致总结出明显获得肯定的实践并罗列一些启示,为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一、十八大以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具体实践
        (一)政治建设
        第一,坚定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并坚定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一直以来将追求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为人民的福祉奋斗拼搏,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来自各方各面的阻碍。比如党对“四个自信”与“四个意识”的坚持与推广,就是在为维护党的形象与权威,强化党的实力提供理论指导与精神指引。只有在理论上坚定政治信仰,才能在行动上自觉遵守规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意志坚定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信念,尤其在十八大之后,更是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为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信念支撑与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章程与纲领的领导下不畏艰险,既保证社会稳步发展前进,又直面大风大浪的挑战,不断向着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迈进,在国际社会中不断赢得尊重。
        第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政治建设永远离不开对基层的关注于重视,尤其是在追求增强党的政治功能、提高党的组织能力的情况下,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终点关注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市、县、村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都在关注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地方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引导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并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力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行动力、生命力与创造力。以玉溪市为例:为了响应十八大号召,中共玉溪市委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贴近群众生活,探索基层需要,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落实基层党组织服务完工作[1]。通过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扩大党在社区、单位等地方的工作覆盖面,积极开展基层党员工作汇报、交流活动,增加流动基层服务站点等方式,玉溪市成功在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服务水平,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现建设与完善。
        第三,深化政治文化内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在不断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具有极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政治文明、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丰厚的财富,另外,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就经常通过引经据典,潜移默化地引导当代人民对我国的传统政治艺术提起重视,比如像2014年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引用了“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俗语,充分表明了要坚决规范政法机关行为规范的态度,在政法机关杜绝找熟人托关系的现象;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引用,生动地展现了法治精神的真谛,表明在各种诱惑面前,如果没有坚守法治的信念,那就无法真正地做到坚守法治[2]。
       (二)纯洁性建设
       第一,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保持党内思想纯洁。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要积极开展党的纯洁性建设工作,首先要在思想根源上做好明确指导。为党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党员对理想与使命的信念感与责任感,使广大党员在思想认知上保持清醒和积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的精神领导作用,为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伟大的奋斗目标、明确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前提党员时刻精神抖擞,展现出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第二,深度推进理论学习,加强党内学风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始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中国要成为一个学习大国”的目标,这不仅是为了吸取百年屈辱历史的教训,也是为了相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号召。中国共产党近年来以身作则,为了鼓励带动全民参与主动学习,通过“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策略,走群众教育的路线,深贯彻落实了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的设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为党的纯洁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作风建设紧抓不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倾注了心血,从自身出发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要求,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严抓严打,明确展示出对党内不良作风的不容忍、不姑息,并且在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与赞赏。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国新思路以来,党中央在面对纠正党内纯洁性问题上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态度,以强硬的手段展现出整顿党内风气的决心。这一方面体现出党中央对党内纯洁性建设说一不二的态度,更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新方面所具备的宽广胸襟与长远的战略性发展眼光。
       (三)队伍建设
        第一,以高标准要求全体党员。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证党组织形成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就一定要对全体党员做出较高的标准要求。


首先是合格的党员,必须要做到最起码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遵守纪律规范、道德品行合格等要求;其次是合格的党员干部,还要在合格党员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不仅作风优良还要脚踏实地;最后是优秀党员,这些往往有着更高的人生理想和自我追求,并能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当全体党员都在探索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党的建设做贡献,那么党的建设质量就不愁无法提高。
        第二,加强队伍的纪律建设。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一直严格规范各种行为、纪律,将规范化、科学化的纪律准则在常规工作在贯彻落实。自从十八大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更是明确强调党的队伍一定要坚持铁一般的纪律,以高水平的纪律建设保证党组织的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让全体党员面对规范的纪律和规范怀抱敬畏之心,强调通过纪律的约束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党章中关于纪律的规定部分也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纪律上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党组织的优质队伍建设工作才能够保证稳定开展。
        第三,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党内的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不仅仅是从监督的行动上加强监管力度,更是要树立党内监督体制的威严与权威,从制度支持上实现真正的从严治党。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一点,加强党内监督是一项需要全党共同配合努力的工作,尤其是在涉及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各层级一定要坚持集体领导,明确职责划分,既不胡乱揽责,也不扯皮推诿;同时,也要注意自上而下的监督形式与同级之间互相监督形式的结合,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培养全体党员的自觉参与监督工作的意识。
        第四,提高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对于党的建设工作来说,巡视制度具有最直接的检查成效、核对工作细节、落实具体责任等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组织为了加快推进队伍净化,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对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投入,尤其是十八届中央三中全会后,党组织大范围开展了实地巡视工作,主要是考查个地方监督主体的职能发挥情况,针对责任落实进行更真实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巡视要着重检查被巡视的党组织的治理水平与管理情况,一定要严格遵守从严治党的方针,巡视工作开展一定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针对巡视的对象、形式、范围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一旦发现了问题,一定要进行问题分类、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和后续规划,通过深入检查和方案研讨,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深度监督作用[3]。
        二、十八大以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启示
        (一)高标准严格要求
        在党的十八大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想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首先就要解决标准问题,只有明确了细化的建设标准,才能为更高质量的党的建设设计科学有效的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蓬勃发展,就是因为对自身要求严格,以高标准规范自身的行动,以高标准要求自身的成绩,在讨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同样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立足于争取的政治立场上结合党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设立一套细化的、系统的、科学的标准。因此,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标准,结合党在政治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纯洁性建设等等各方面的各种需求,明确了评价与衡量的标准。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取向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的分量是极重的,因为光是“人民”这一词汇就出现了145次,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那就是一定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努力奋斗,也是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中收获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不论党的建设工作在何种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以何种形式开展,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证党的内部稳定发展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高高质量服务,所以,党的建设工作一定不能离开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不能忽略对人民利益的尊重与保护[4]。以玉溪市的医改工作为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贯彻落实新医改政策,针对地方医疗体系制度完善、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医务人员条件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与优化,既考虑到人民群众对医疗的迫切需求,又关照到相关从业人员可能面临的不适,为地方推广医改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云南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坚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针对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问题设计了一套创新的工作策略,其中包括关于党内体制规范的完善,对党内领导者与党内其他成员进行深度的教育培养,对加强党内风气净化和内部监督的努力等等。在针对党内的各方各面的建设工作来说,想要以稳定的状态开展工作并争取较好的结果,一定要坚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是能够确保党中央是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针对建设问题展开观察与分析,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发挥党中央的号召、引领作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力的体现,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握全局的宏观视野,又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责任意识[5]。
        三、总结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产党从一而终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从不回避问题也不推卸责任,坚持贯彻自我革命的优良精神,在追求党的建设质量过程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中国共产党在形式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针对“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课题研究也是为了定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曾经面临的问题与设想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反思与经验总结达到综合评估自身实力,多形式锻炼党组织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促进党组织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革新、自我优化,推动党组织持续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付科,季正聚.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18(06):74-79.
[2]付科,季正聚.习近平关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重要论述的辩证统一性[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23(05):5-11.
[3]杜飞进.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4-19.
[4]曾健欣.十八大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政党适应性视角下的考察[J].攀登,2018,37(06):42-47.
[5]刘洁,王雯姝.习近平关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思想的提出及时代内涵[J].理论视野,2019(06):39-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