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 李茂华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李茂华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明显。教师要想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因为色彩在美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视觉表现,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教师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小学美术课堂的变革。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龙华中心小学 李茂华 64535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明显。教师要想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因为色彩在美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视觉表现,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教师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小学美术课堂的变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
        引言
        我国进入新时代后,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特别是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以培养学生色彩感、提升学生色彩感知能力为教育目标。色彩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促使学生的用色能力、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一味地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并将范画临摹作为唯一的美术实践活动,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不仅对美术的情感与理解转为平淡,而且对美术色彩的感知直线下降,从而不利于学生色彩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运用多样化、高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色彩甄别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各个学科都是为了打基础,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美术教学也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将知识串联起来,连接不同的学科知识。美术教师必须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才能。因为小学生虽然能够对色彩有基础的认识,也可以分辨出各种颜色之间的区别。比如黄色与红色的区别,蓝色与紫色的区别等,但世界千变万化,颜色也千变万化,而他们有限的色彩知识显然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认识世界的多彩与美丽,更别说去欣赏名家画笔下颜色的运用,进而通过颜色走进名家的内心世界中。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去熟悉、认识和了解更多的颜色,让他们知道颜色不只是自己知道的这些,还有更为详细的分类,比如仅仅红色就可以细分出朱红、大红、深红、橘红、粉红、浅红等一系列的颜色,这些颜色还有明暗、冷暖之分。而这些颜色如果运用在不同人物的身上,或者美景之中,又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意境,可谓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对于这些颜色的选择、搭配必须慎重,因为会直接影响到绘画的美感和格调,影响到绘画的艺术性,以及给人带来的整体印象。所以,美术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提高对色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策略
        2.1使用多媒体法,挖掘色彩感知潜能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小学美术学科而言,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仅仅抓住小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呈现一场视听盛宴,而且还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美术细胞,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增强学生的色彩体验,从而使美术课堂散发出活力,促使学生听课的效率得到保证。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拼图》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幅拼图作品,学生观看之后,直呼拼图太好玩了,然后我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海豚图案”,让学生思考:“海豚与其背景色彩搭配如何?这样搭配视觉上有什么体验”?学生开始细细对比,很快从中发现“画面主体与背景色彩搭配不仅颜色很鲜明,而且具有相互衬托的作用”。我听了赞赏地点了点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得到培养。
        2.2提高小学生应用色彩传情达意的能力
        色彩本身可以传递很多的信息,所以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方面的影响,小学生在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方面大胆地借助色彩来进行表现。色彩能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所以学生有自己在色彩方面的偏好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创作的时候,小学生经常会从自己所喜爱的角度,以及内心所激荡的情感选择色彩来描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另外,学生在把握色彩的运用方面,也要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让他们正确认识不同的物品所传递出来的含义和价值,从而给他们选择合适的颜色。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切都不要限制他们创作的自由,要让小学生学会创作,并且主动地进行创作。小学生经常能够把自己的想象世界用斑斓的色彩呈现,所以这也反映出来他们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于人是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伴随着态度就会有情感,因此有一些事情在学生的眼中颜色是暗淡的,而有一些事情是灿烂的明媚的。要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色彩去,展现他们眼中的实践,也让我们更多的人去理解,他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语言的组织方面可能并不是非常的自如,但是在色彩方面经常会运用得恰到好处。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让他们能够把这些习惯保持下去,使他们带来更多艺术的享受。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发关注小学美术教学,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也是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教师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慧慧.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J].艺术大观,2020(36):92-93.
[2]朱烨斌.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69-70.
[3]葛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