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效率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胡志峰
[导读]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境下,学生普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文化课无论是在教学比重还是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音乐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教师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五中学 胡志峰   3416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境下,学生普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文化课无论是在教学比重还是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音乐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教师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伴随着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提出音乐教学主要以审美教育为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音乐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随着高中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逐渐被发现,音乐教学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故而需要思考采取合适的优化方案改变这种情况。
        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拓展音乐教育资源
        我们音乐课程具的教育目的不单纯是教会学生们演唱几首音乐曲目,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些丰富的音乐美育资源对学生们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们审美素养及其能力都由此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从而日后以更好地状态学习与生活。对此,我们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积极更新自身的音乐教育理念,扩展音乐教育中的美育资源,对学生们进行有机的美育熏陶与感染。
        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这一单元时,我们的学生们要接触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刨洋芋》《上去高山望平川》等众多音乐曲目,但是我们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去简单的学唱这几首别具特色的民歌,而是要引导学生们去体会、品味与鉴赏这三首音乐曲目背后各自的音乐特征以及其共性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我便以这《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刨洋芋》《上去高山望平川》这三首音乐曲目为载体带领学生们依次分析了陕北民歌、山西民歌以及青海民歌的具体音乐风格特征以及它们共性的音乐特征。像陕北民歌多即兴编写、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青海民歌则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舒缓、真假声灵活转化等。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对其音乐风格特征形成理解与掌握,我还有意识地为学生们播放了关于我国陕北地区、山西地区以及青海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活面貌,等等真实图片。在直观化的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冲击下,让我们的学生们深刻理解音乐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陕北地区、山西地区以及青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滋养了其高亢、悠扬、淳朴、热情的音乐文化。有着这一认识,我们的学生们才对音乐这一“我口唱我心”“我口唱我之生活”的创造性活动才能真正从心理形成认识与理解。以此为基础,再引导学生们学习西北民歌中的积极乐观向上态度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拓展音乐教育资源,对于做好高中音乐教学工作,进而提升学生们音乐素养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二、开展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
        学生都喜欢在活动中学习,而不是枯燥地待在座位上,被动学习知识,通俗来讲,音乐与表演不可分割。高中音乐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而将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出来,创设活动体验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高中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表演又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教师通过开展音乐表演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动作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加强学生内心的感受,使整个教学具有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我和你》这首歌曲的时候,许多学生对这首歌的背景有所了解,这是我国在2008年举办运动会时的主题歌,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每个学生则代表着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参赛人员,大家手拉手进行合唱,从而更好地诠释奥运会精神,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这场全民关注的盛会,学生通过真实演绎,感受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向学生讲述,并将船夫的角色分发下去,让学生一个挨着一个手搭在对方肩上,从而众志成城地演唱这首歌,深化学生爱国情怀,唤醒学生爱国意识,在演出结束以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演唱的感受,以便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夯实音乐基础。
        三、合理组织课堂互动活动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合理的组织课堂互动活动,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小组互动活动,并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以《阿里里》的歌曲学唱课程为例。整首乐曲属于质朴的纳西族民歌,旋律较为简单,歌词中含有纳西族特色,能彰显民歌的风韵,作品的氛围比较热闹,能更加生动的将人们春耕的欢乐场面描绘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听歌曲,并且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律动,指导其体会节拍的强弱。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练习演唱,还需要及时的给予评价,让学生说出哪些部分较强、哪些部分较弱,并以力度的变化进行歌曲的演唱。教师:纳西族的小朋友唱歌都是边唱边跳的,同学们也来试一试?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进行编创舞蹈动作,并边唱边拍,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表演,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在互动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不仅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整体氛围也更加活跃,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高中音乐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美育思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也是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辅助课程。在高考的压力下,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认识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心理情况,从理念、方法等方面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革,寓教于乐,寓乐于学,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菲.高中音乐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黄河之声,2020(07):104.
[2]李学军.高中音乐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黄河之声,2019(11):78.
[3]刘冰新.浅析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读写算,2018(3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