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学中心理教育的融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黄登科
[导读] 要想实现人才强国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就必须抓牢教育。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学生不仅仅有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个性人格的发展,面对挫折困难的处理方式都需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所以课堂当中需要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中心小学双古分校   黄登科    537112

摘要:要想实现人才强国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就必须抓牢教育。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学生不仅仅有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个性人格的发展,面对挫折困难的处理方式都需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所以课堂当中需要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学中心理教育的融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学;心理教育;融入
        引言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都是让留守儿童经历学习失败次数最多,也是让学生所产生的挫败感最为强烈的科目,因为留守儿童所擅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数学学科却对留守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听不懂、学不会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便有可能在竞争中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无法积累优良的情感体会。再者,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与现实成长环境都会使其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疏导、解决,那么则有可能损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学习得失,使其能够坚守初心,朝着自己的梦想拼搏奋斗。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留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上都比较薄弱,再加上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里面有很多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也不符合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因此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端正学习数学的心态,引导学生告别这些不健康的情绪,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能提供重要的帮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学中心理教育融入策略
        (一)相信信任学生,尊重爱护学生
        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像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没有弄清楚缘由而责怪学生,体罚学生等。这些导致学生出现逆反,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而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灵都是很脆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赞赏还有来自老师的理解。人走到一起很简单,心走到一起却很难。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平等的去看待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心与心的去交流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人文关怀,赏识学生突出优势
        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都是以严肃、认真的姿态与学生交往的,虽然并未刻意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但是却由于很少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且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无形中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条鸿沟,学生不愿意依赖教师、难以信任教师,教师也并不十分了解学生。


在这时,即便小学数学教师会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势必会经常出现违背现实需求的不良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渗透人文关怀教育活动,也要注意赏识留守儿童的优势、闪光点与突出进步成就,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信,养成乐观坚强的性格。
        (三)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把握好渗透的时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首先要重视教材的力量,发挥教材的价值。当前小学数学教材都是经过慎重筛选编写而成的,里面也会存在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要能从教材中进行挖掘,寻找一些与心理教学有关的内容,将其进行适当的放大,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合理引用和渗透。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一些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历史或者数学故事,这样既能为数学课堂增添趣味性,又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寻找一个契机。
        (四)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最普遍的方式。当然了提问一方面是检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掌握情况,最重要其实还是在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提问这一环节,老师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在对知识进行相应提问的时候,难点的知识,可以选择程度高的学生进行回答,而一些能够快速简单的回答出来的问题,就可以留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进课堂,等他们回答出答案的时候,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夸奖,这不仅仅是来自老师一种关怀,其实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找回学习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学习的积极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坚持合作,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单纯凭借小学数学教师的单向努力并不现实,因为留守儿童的配合、家长的辅助都十分重要,否则即便小学数学教师客观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再以丰富的人文关怀去爱惜学生、保护学生,也难以全面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必然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错误认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多与各方力量合作,尤其是要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站在统一战线去教育学生,由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全面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改善留守儿童的情感发育状态。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以温柔、亲切的语气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同时会表达自己渴望帮助学生、保护留守儿童的正确意识,让学生及时理解老师、信任老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保障,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兆发.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不好数学的原因[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1):73.
[2]祁银龙.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数学厌学问题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9(08):16-17.
[3]吴彬.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J].当代家庭教育,2019(0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