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职财经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杨小兵
[导读]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家长和学校逐渐重视孩子的中职教育,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并未取得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中职财经专业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杨小兵  

摘要: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家长和学校逐渐重视孩子的中职教育,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并未取得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中职财经专业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财经教学;问题分析
        引言:财经专业是中职学校最早兴办的一个专业类别,其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原理与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习,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有一定难度。中职生在进入学校前大多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因此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作为教师要找到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中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经专业课教学实践性差
        作为中职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知道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中职财经课程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十分不利。部分中职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建设相应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由于学校自身条件原因便达不到预期需要的效果,最终导致实验室得不到合理利用,无法起到实际作用[1]。
        在财经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置也未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只停留于表面工作,学生并未掌握有用的相关知识,也没有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财经课程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未达到启发作用。教师在实践活动安排上以课程结束或毕业前期为主,这样的活动安排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实际效果。
        (二)专业课程讲授轻理论重实务
        抱着以就业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财经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实务的处理为主,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记下,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意愿,导致师生间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以创新的角度对学生进度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财经知识的本质与内涵,如果教师的讲解只接近知识的概念、公式,那么学生将无法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对之后学习的知识有更近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断的教学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学习水平。
        (三)专业教育中未能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企业更加看重个人的核心素养能力,作为中职财经类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带动团队一起进步,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使用电脑和计算机能力。


由此可见,作为财经类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基本能力,但在实际学校教育中却很少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这就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不到强化[2]。
        二、中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多渠道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创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站在学校角度可以适当加大对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好的实验环境与实验设备,紧跟时代不断改进教育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学生的授课与加强训练同步进行,保证学习效率,学校也可以带学生去实地企业参观,加强他们对社会及公司的认识,明白自己还缺少哪些技能,从而提高学习热情,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3]。
        (二)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增加理论知识趣味性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才能在实际问题中找出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来说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样重要。作为老师在讲授课程时不仅要把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应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并对学生提出一定记忆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理论知识与实务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出符合他们心理与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财经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入中职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方式上努力追求创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个人能力的直接体现,学生若想在以后的职业中获得较好的工作体验,首先就该具备日常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在中职教育中,学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根据课程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课堂中较为有限的时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结束语
        财经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财经课程学习水平。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在实际活动中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贵南.谈中职财经专业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方案的建设[J].时代经贸,2019(24):68-69.
[2]王路帆.基于“问题导向”的中职财经专业课“就诊式”教学初探[J].大视野,2019(01):48-51+57.
[3]李莉芬.中职财经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情感读本,2019(23):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