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究 贺海霞 刘田田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贺海霞 刘田田
[导读] 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心态,甚至成为获取成功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小府幼儿园 贺海霞 刘田田

摘要: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心态,甚至成为获取成功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将目光投向对幼儿行为举止与习惯的培养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帮助幼儿使用正确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戒除掉骄纵、蛮横无理、自我的不良习惯,还帮助幼儿能够以和善、亲切的态度与人交往。
        一、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与原因
        纵观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一是不少幼儿园忽略学前教育阶段课标要求,主动增加幼儿知识性教育,忽略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层面只停留在读书层面,其他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以宣传为主。从原因来看:一是不少家长也盲目地认为幼儿园理应多给幼儿进行知识性教育,对幼儿园行为习惯培养教育并不认同,导致幼儿园教学活动在家长思维引导中存在偏差。二是幼儿园教师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幼儿行为习惯教学中或实效性不强、或流于形式。三是随着民办幼儿园的规模扩大,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幼儿园教学行为的偏差,使得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淡化。
        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教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游戏可以选择使用,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能够起到教育效果的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近几年非常受欢迎的手指游戏,这个游戏简单易学,通过唱儿歌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搭配手指的变化,去协调幼儿的手脑能力,并且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等,都会得到有利的发展。另外,像角色扮演这类的游戏,都非常适合幼儿教育,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以此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这一点是较为关键的,每种游戏都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去选择,根据幼儿的习惯、喜好等,使用更为适合、更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如果小朋友们进行游戏的话,角色的分配上肯定不能做到每个小朋友都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寻找办法让游戏尽可能的合理。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也能培养谦让的行为习惯,同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减少自私的心理。孩子们在医生和病人的扮演中,教师也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



        (二)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幼儿的情感教育与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绘本教学资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友好的蜜蜂》绘本为例,通过Flash动画的方式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对故事画面进行欣赏,理解小牛与伙伴们在相处时是如何友爱互助的,知道为什么蜜蜂愿意拿出自己的蜂蜜让人品尝,感受无处不在的友爱,知道怎样珍惜友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相应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再比如,幼儿在新入园时很难学习园内规则,这时教师可借助《茱莉亚上学》绘本向幼儿介绍需要按时来园,来园离园需要向教师问好等规则。通过趣味绘本故事,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礼貌行为习惯并且认真执行。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礼貌课程,以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教授幼儿怎样养成礼貌习惯。因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幼儿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树立起正确的幼儿观念,通过多样化的幼儿绘本,重点培养幼儿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几乎流于形式,并不单是教学淡化的原因,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幼儿园同家长的互动较少,导致幼儿园同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难以形成,导致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缺乏长效性。以长效的家校互动为基础,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及时更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通过视频、语音的形式展示给家长。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把幼儿在家中的情况通过群聊发上来,一方面了解幼儿在园外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监督家长的负责任程度,大大增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四)利用户外活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为了提高幼儿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幼儿园可以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争做环保小卫士”环保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在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于幼儿园园区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小活动,如“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是环保小明星”等活动,通过打扫教室卫生和对活动区闲置物品的归类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户外小活动,以园区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周边的公园、植物园等景点为辅,走一走,看一看,观察周围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特点;或者去郊游,引导幼儿感知大自然的美丽,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意识到只有爱护大自然才能每天都听到鸟语花香。
        结束语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种下去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性格,收获的是命运。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在细节和关心中让孩子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畅.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139-141.
[2]徐洁敏.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71.
[3]王寅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之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