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历史图片收集与解读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核心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周燕华
[导读] 历史教师对高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到历史图片的运用价值,在学科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方案,通过多种类型图片资源的运用构建生动化的探究平台,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梳理。基于高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与学习意识,历史教师应该立足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重视通过图片资源的运用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本文分析历史教师怎样锻炼高中生的历史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

福建漳州平和第一中学  周燕华  363700

摘要:历史教师对高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到历史图片的运用价值,在学科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方案,通过多种类型图片资源的运用构建生动化的探究平台,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梳理。基于高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与学习意识,历史教师应该立足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重视通过图片资源的运用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本文分析历史教师怎样锻炼高中生的历史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
关键词:历史图片;历史教师;高中生;解读能力;图片资源
        前言:基于课程改革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历史教师应该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探究平台,在资源搜集与灵活运用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重视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和梳理中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研究指出历史图片的类型较多,历史教师在图片选择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图片资源的合理运用让高中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所以教师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锻炼高中生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进一步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任务。
        一、历史教师结合学科特色指导高中生进行图片选择
        传统教学思维没有关注到历史图片的运用价值和特色,高中生在课程学习中不具备较强的图片搜集和选择能力,未能通过历史图片的运用强化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历史教师需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和能力培养目标,重视在学科特色把握基础上构建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在资源灵活运用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程度[1]。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色指导高中生进行图片选择,在理念革新基础上锻炼班级学生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
        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相关知识讲解为例,历史教师需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和知识讲解方案,在课程内容把握基础上设计高水准的课堂教学方案,在图片资源整合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基于高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历史图片选择的具体原则,一是保障图片选择的真实性,尤其要保障版图知识的精准程度;二是典型和启发原则,立足时代特色进行图片内容的选择;三是多样性和时代原则,更好展示现实和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历史教师指导高中生根据顺序进行历史图片的观察和内容阐述
        基于高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与学习意识,历史教师应该立足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重视通过图片资源的合理运用让高中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历史教师要想对高中生进行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的训练则应该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指导班级学生对图片内容进行观察与阐述,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有什么?图片内容说明什么?在观察图片基础上进行内容解读,将图片内容和所学课程知识进行结合,以此提高对图片信息进行解读的综合能力。
        历史教师对高中生开展鸦片战争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图片资源,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指导班级学生实施多个层面的探索和情感分析,在照片内容观察和思考中获得更多的信息[2]。重点指导高中生在图片观察基础上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图片中可以看到那些内容?”“图片的背景是什么?”“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结合图片内容和教材信息可以获得哪些结论?”这样能指导高中生在整体观察基础上进行局部内容的思考,在文字梳理和图片信息整合基础上思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样能指导高中生对历史图片进行多个层面地思考和信息内容整合,在内容观察基础上整理相关的信息内容,有助于锻炼班级学生的图片内容分析和解读能力。


        三、鼓励高中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图片进行阐释,在把握历史线索基础上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
        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到历史图片的运用价值,在学科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生动化的探究平台,引导高中生对历史图片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基于解读历史图片能力培养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高中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图片进行阐释,在历史线索把握基础上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这样可以在理念革新基础上强化高中生对历史图片进行解读和阐述的综合能力,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与历史发展的认知程度。
        例如在开展辛亥革命教学时,历史教师应该指导高中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历史发展进行图片资源的搜集,在找寻图片信息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多个层面解读。重点让高中生在图片内容分析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也可以在图片串联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历史线索,通过图片分析和信息整合提高学生们的知识与图片解读能力[3]。这样能在图片内容整合基础上锻炼高中生的图片观察与信息解读能力,符合课程改革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结论:研究得知历史教师应该立足多种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和梳理中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培养效果。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色指导高中生进行图片选择,在理念革新基础上锻炼班级学生的图片搜集和内容解读能力。同时应该指导高中生根据顺序进行历史图片的观察和内容阐述。此外也需要鼓励高中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图片进行阐释,在历史线索把握基础上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
参考文献:
[1]范斌.用图识史图史互证——谈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精准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20,11(23):178.
[2]方义涛.历史图片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影响及具体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3):64-65.
[3]支文昊.用图识史,图史互证——也谈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49):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