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姚敏焕
[导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最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常见词汇造句,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在此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开始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细致的作文教育,并让学生通过看图写话的方式达到目的。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新课改的理念,结合相关教学讨论低年级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的具体策略,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写话的意义。

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高新小学     姚敏焕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最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常见词汇造句,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在此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开始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细致的作文教育,并让学生通过看图写话的方式达到目的。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新课改的理念,结合相关教学讨论低年级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的具体策略,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写话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兴趣;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主修学科旨在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话语的感悟力,以此为发展感性思维、在日后与他人进行成熟的言语交流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格外重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造句的要领。而看图写话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在脑海中形成对外在世界的感官认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这让学生的语言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有效提高学生的造句与写作水平。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帮助学生增强创作意识。
        1.创设课堂情境
        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带有某种情绪化色彩、富有真实生活气息的客观场景,让学生在单纯地练习写话技巧时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产生丰富的心理活动,自发地酝酿思绪,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中,以实现创设情境的目的。即让学生先观看图片,再走向真正的自然,让画面内容得到生动化的展示。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阶梯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客观事物,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寻找写话的兴趣点。比方说教师给予学生一张关于郊外野游的图片,图片上包含了一群孩子、树木花草、蓝天白云以及飞鸟,让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其中的景象,表达出喜悦的心情。对此,为促进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把握,教师不妨将学生带到操场中,让学生观察四周的景色,拥抱自然,幻想着自己正在郊外游山玩水,尽可能地运用恰当的言语将此情此景描绘下来。这使得教学过程变得舒适,适应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爱上写话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创设情境,这能够渲染课堂的气氛,为学生打造诗意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品味乐曲的过程中产生无限遐想,把看图写话视为一种乐趣。比方说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秋日枫叶图,让学生运用优美的词汇描摹出秋的颜色。对此,为鼓励学生大胆书写自己的感受,教师不妨搜集几首以秋日为主题的轻音乐,像《秋之弦》、《平湖秋月》等,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让音乐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波澜,萌生创作的灵感,从而让学生更自在地表达内心想法。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新课改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舞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这同样适用于看图写话教学,故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大胆想象,达到“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想象画面背后所涵盖的事物或原理,让学生的思维跳动起来,产生形形色色的想法。比方说教师可以给予一张几名学生在打扫卫生的图片,先要求学生描述画面直接呈现出来的内容,再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独特认识、个人经历对画面内容作出假设和猜测。具体来说,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撰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其中包含几个典型的情节。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画面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化的解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由地徜徉于写话训练之中,有利于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
        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确定图画的主题,这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判断中树立信心,进而提高写话的乐趣。比方说教师不妨为学生展示一张两名学生共同撑伞的图片,有的学生认为它的主题是说明友情的,有的学生则认为它的主题是强调助人为乐的品质的,等等。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思考予以认可,这间接引导了学生用话语表达感想。
        3.设置课堂活动环节
        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设置活动环节,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看图写话的快乐。具体来说,教师不妨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图写话训练。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张图片,让小组内的每名学生描述图画包含的内容,分析图画背后蕴藏的主题思想,尝试着运用清晰的语句写一段话。写完之后,教师可以让每组的学生相互交流或分享自己写好的作文,向其他学生陈述自己对图画的整体感受,一同研究图面内容的真正涵义。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让每个小组推选出写作质量最高的稿子,并邀请创作人依次到讲台上宣读。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写话技巧、营造活泼的课堂环境,教师不妨鼓励在座的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作文打动自己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对每篇范文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挖掘自我潜能,施展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总结:写作能力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故教师应当实施看图写话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产生对写作的感觉,提高造句能力,激发学生对表达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
1.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管建刚.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