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和“玩”中走向本真——谈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花文娟
[导读]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多样的,在趣味教学方面,教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当中的老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趣味教学在数学课程当中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做和玩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本真,让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到实现。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花文娟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多样的,在趣味教学方面,教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当中的老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趣味教学在数学课程当中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做和玩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本真,让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到实现。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前言:人们常常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假如缺乏兴趣,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就会没有乐趣和自主性,要想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是非常难的。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和特点,不断加强趣味教学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当中自主探索,真正地带动学生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联系生活经验,构建趣味教学
        数学知识是源自生活,归于生活的[1]。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就一定要加强生活资源的有效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亲切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解“比的应用“这一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堂开始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自己在旅游中的三张图片。这三张图片内容都是相同的,都是将长城作为背景,但一张背景过小人像过大、一张背景适当人像过小、一张人像和景色都适中。在观察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三张照片哪张最美呢?”让学生能够联系当前的审美能力和生活经验,调动思维,让学生敢想敢说,有助于后续知识的导入,让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二、鼓励动手操作,构建趣味教学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2]。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思维直观,对于抽象的学习内容不易掌握。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投入到动手操作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对法则和概念更好的加强理解,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讲解“平均分”这一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假如教师只是以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对概念进行讲解,就使得概念比较抽象。在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投入到动手操作当中。比如,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六个三角形和三个大圆形,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将六个三角形放置在圆上。


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是怎样想的?”“如果要想保障每个圆上的三角形数量相同,应该怎样去做?”在学生划分完毕之后,教师趁机导入平均分的概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让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三、加强情境创设,构建趣味教学
        情景创设是现代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也是每一科课程教学当中都应该巧妙运用的[3]。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适当的加强情境的创设,将一些抽象的语言转变为生动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乘法这一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引入学生最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创编。如喜羊羊每天收了12捆青草,一共收了三天,那么一共收了多少捆青草呢?美羊羊第一天收获了14捆青草,第二天收获了14捆青草,第三天和第四天都同样收获了14捆青草,你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让学生可以在问题情景下不断的开阔思维,投入到算一算、画一画、写一写当中,可以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增强游戏设计,构建趣味教学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数学知识呈现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适当的加强游戏的构建,让内容在呈现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达到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解“元、角、分”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玩一个“凑一块”的游戏。在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数额之内说一说自己代表的货币价值,如5毛、1毛、2元、五元等等。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圈,教师随机说出一个钱数,让学生按照钱数抱在一起。没有顺利报团的学生则为淘汰,最终谁留下来即为胜利。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学习感受,也能够锻炼学生对钱币的有效运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在做和玩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更多,真正的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完善和优化。
        结论: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加强趣味教学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设置更多做和玩的环节,让学生一边享受乐趣一边获取知识,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动手操作、加强情境创设、增强游戏设计,让趣味教学得到真正的构建,达到最佳的课程开展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凤荣.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81-82.
[2]马梅. 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87-188.
[3]姚小东.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 学周刊,2021,(06):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