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看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林旭霞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林旭霞
[导读] 中国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是巩固多项能力基础的重要的时期。本文就研究小学语文为基础,探究低段朗读的教学水平为目的进行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并合理分析当前的教育问题,制定优化教育效果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语文大声阅读和识字认字的能力,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环境。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 林旭霞

摘要:中国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是巩固多项能力基础的重要的时期。本文就研究小学语文为基础,探究低段朗读的教学水平为目的进行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并合理分析当前的教育问题,制定优化教育效果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语文大声阅读和识字认字的能力,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环境。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
        语文课是训练学生流利、感情地使用语文进行阅读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是掌握语文的基础,而这种切实可行的重要方法在中国的语文课程中学生的实用应用却很少,有的学生甚至很反感这种学习方式。因此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学生进行关注和重视。
        一、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低段朗读
        (一)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下手
        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跨度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它们之间的年龄对认知的差距大。中国的小学教育要正确认识到这些认知差异。所以说老师教授的知识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改变。现如今,一些教师无视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直接运用跳跃思维进行教育。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阅读明确单词意思之前,很难用感情阅读。并且会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压力和问题。最终会导致学生们无法真正意义上将感情带入到朗读当中,只能盲目地进行阅读,盲目的理解内容,这将导致失去学习朗读的基本意义。
        (二)对学生的朗读情况不能及时的进行指导
        语文是理解人类强烈情感的一门课程。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氛围和主题情感。其中同时也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就是文章主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体验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理解感情来品尝整篇文章,提高阅读的能力和质量。但是,在低年级语文课上,大部分老师更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对特定句子和段落的理解,经常在读完整篇文章后无视学生朗读的感情。如果把单词、句子分开放置,那么他们表达的可能是单词最基本的意思,但如果放在文章中,就相当于将单词、句子注入了不同的情感,同时也能表达各种感情,甚至成为整个文章的中心。但是老师不仅不注意学生阅读的焦点,还教学生脱离上下文进行学习。学生们不能掌握朗读的重要之处,以至于在朗读过程中没有任何情感。
        (三)教师解释单词和句子需要太长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大声朗读
        在语文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的单词和意思,还要通过自己的练习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同时体验语言的魅力。因此,阅读在中国教育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合理应用的方法,以提高教育效率。


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花费很多时间分析和说明课文单词。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大声朗读,可能只有教师热情的讲课时才出现这种情况。大声朗读为学生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理解。
        二、提高小学教育低段朗读效率的策略
        分析上述中国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希望提高朗读的教学效果,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主张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一)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目的的具体实施
        一方面,中国的课程目标反映的不仅是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而且是制定中国教育目标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确定的教育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在明确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注重设定课堂教学的合理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定特点和教育条件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确保教育目的的成功。如果是较低年级学生,应该注意提高认知能力,集中精力准确流利地朗读,而不是被迫整合文章感情。另外在进行教育之前,教师要熟悉文章,在教育中找到重要的要点和难点,制定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朗读
        部分教师相信朗读教育是语文的重要部分,教育的焦点不只是教识字和文章结构的分析。实际上,朗读是培养语文学习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正确使用该语言,从朗读上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在低年级朗读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整合阅读,而不是分段式教育,用一个单词分析整篇文章。虽然单词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把他们分开学习对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没有太大的帮助。将单词放在文章当中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三)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教师应该合理分配课堂上的时间。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基本主体,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学生愿意接受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教师应更加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多种形式,营造更好的氛围和更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阅读以便于感受文章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小燕. 新媒体技术在小学低段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应用[J]. 家长, 2020, No.347(25):94-95.
[2]孙源婕. 朗读有法,读书的孩子最可爱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 才智, 2020(14).
[3]戴燕燕.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 新教师, 2020, No.100(04):26-27.
[4]葛春芳. 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4):2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