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谈华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工作占据重要位置,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师应该就具体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并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冶峪中学 谈华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工作占据重要位置,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师应该就具体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并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善过去传授讲解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需要学习的各门学科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修改和订正频率最高的学科。这是因为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所制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情况、法律常识等,找到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老师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有一些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评价方法不丰富。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通常会采用时间短、单一化的教师评价模式,其劣势在于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能受到教师自身因素的干扰,导致评价活动的成果不尽如人意。第二,复习效率低。在传统的复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充分的复习热情,复习活动收效甚微,无法温故而知新,教师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因此,教师应该以此为参照,充分提升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工作的关注度,持续促进教学革新,并采用高品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帮助。
        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一)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作式学习方法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落实是对新时期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充分践行,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极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落实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该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变化”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数据对比等多种形式分析改革开放对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体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走动巡视整个课堂,不断引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自主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机参与到某个小组的讨论与探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主题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作为课堂的主体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完全由教师安排。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缺乏有效的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留下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后并提问,让学生对于课上所学知识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利用PPT等多媒体设备,让课堂变成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例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这两节课时,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再通过制作PPT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包括哪些,怎么区分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举出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交流当中全面理清知识脉络,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积极承担自己的义务。
        (三)加强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和分析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问题,用问题引出即将学习的内容。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上,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善用法律》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可播放视频《让我保护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视频素材中的“我”指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并导入新课内容。然后,教师可联系一些实际案例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找到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懂得与违法行为作斗争不再是见义勇为而应该见义智为。最后,教师可对学生提出自主阅读一些基本法律常识的要求,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开展交流,顺利解决问题,教育学生要依法律己、依法维权,最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应该注重教学技巧,通过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化学习活动,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贵阳.浅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8):59-60.
[2]后晓贞.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1-112.
[3]马文秀.探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8):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