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现状、特点和关爱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彭凯珍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的引人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  彭凯珍   2574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的引人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概述留守儿童的问题,描述其心理特点并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方法,旨在对我县留守儿童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探索;实践;重视
        引言
        近些年来,有大批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孩子在家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因为知识层面差,思想落后,无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监管,易导致留守儿养成各种不良习惯。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理应得到广泛的关爱。
        一、留守儿童现状概述
        一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二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很多留守儿童比较叛逆,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校规。三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而在留守儿童身上,教育的责任全落到了学校身上;留守儿童比较弱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遭受不法侵害。四是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打工,觉得亏欠孩子,往往采取“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极易形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会觉得读书无用。五是留守儿童犯罪率明显上升,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是内心较封闭,自信心不足。他们渴望父母留在身边,但由于父母长期的聚少离多,他们的情感发生变化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认识不足。留守儿童在无人照看的环境中学习,远离父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特别是遇到困难,更是束手无策,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学。三是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容易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困扰,但却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性格也会越发孤僻。四是法制观念淡薄。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溺爱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管教,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肆意违反校规,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探索与实践
        1、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留守儿童因为亲情方面的缺失,已出现“心理孤独、行为叛逆,甚至出现自杀、受侵害等极端事件。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主要是要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学校对他们是没有“斜视”角度的,学校的层面应该为这些孩子多准备关于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书籍或者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积极引导他们上台说出自己学习心得体会,在校生活分享,为他们预留足够的倾诉时间与空间,同时,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班班通等现代传媒教学手段,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标注一些心理情感方面的话语。总之,让他们生活在热闹而真诚的环境中,会逐步让这些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由“到学校学习”转变为“学校即是家”。
        2、关注留守儿童人格品质发展
        留守儿童因为年龄原因,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是一张张的白纸,要靠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他们描绘着色,学校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显得犹为重要。留守儿童在学校处于群体生活范围,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都呈现出活泼一面。一旦到了周末,回家后环境会出现迥然不同的际遇,缺少同龄化的对象交流,缺少老师的关爱,很容易让他们内心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学校可以通过文艺汇演、组建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尽情让留守儿童展示各方面的成果,以此来提升他们自信力与自强心。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利用早中晚餐时间播放校内外的好人好事和时事新闻,让留守儿童得到道德熏陶,思想得到引领。通过感恩教育、主题征文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正确思想引导下,实践体验,端正思想品德;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书画、音乐、手工、体育等兴趣小组,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通过文艺汇演,开展实践活动等,展示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果,让他们更加自信,提升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活动精神等综合素养。
        3、促进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发育
        心理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不能因为他们年幼而被忽略。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心理情感表面上看虽然比较单纯,但是因为年龄与外界等因素,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因此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早与及时地进行干预。学校可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做好家访笔记,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关爱。设置爱心交流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利用在校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儿童能够通过现代通讯与网络达到“隔离千山万水,心声近在身边”。
        4、加强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成长
        儿童正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他们的身体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营养来支撑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否则容易出现营养摄取不足的现象。为此,学校在他们的起居与饮食上要下足功夫。由于住宿生在自律上还不能像一个成年人那样有时间规律,所以要求有固定时间段保证他们能规律地进行学习与休息。同时,在校的每餐均要保证他们均衡膳食,营养全面。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奶一蛋一肉丝”,“加强留守儿童体质训练和安全教育,每天保证每个孩子一个鸡蛋、一盒牛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建立规范的‘学生饮用奶计划’供奶秩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违背。”这些条件的改善,必将为祖国的未来夯实他们强健的体魄。
        四、结语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让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切实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凯.关爱留守儿童 让爱一起成长[J].智库观察:97+98
[2]王刚.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公平[J].学周刊,2018,(5):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