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培养幸福学生——新教育理念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唐淑芳
[导读] 小学属于基础学习阶段,尤其是语文学科里的作文写作方面,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写作兴趣,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教学,还需要家庭中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家校共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能懂得并实践生活中的向善、本真和美好,进而能写出情感细腻而有温度的文章。

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小学 唐淑芳 518133

摘要:小学属于基础学习阶段,尤其是语文学科里的作文写作方面,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写作兴趣,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教学,还需要家庭中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家校共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能懂得并实践生活中的向善、本真和美好,进而能写出情感细腻而有温度的文章。以下对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培养幸福学生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写作;家校共育;新理念;教学策略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教育模式里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以人为本,学习向善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优化,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开放自己的想象,培养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写作方式,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获得家长对家校共育模式的认可
        目前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且在思想上认为,只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孩子成绩就会更好,至于如何提高孩子成绩则是学校教师的责任,致使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家庭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设家校合作写作课程,提高家校共育的实际应用,有效促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协同一致,使家长充分了解语文写作教育的意义。同时,教师应和家长保持长期稳定的有效沟通,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习的建议意见,例如,在课后语文写作中,由于学生有些生活常识缺乏,需要家长配合学生一起写作的情况,但是父母因工作情况没有时间进行指导。此时,教师应积极和家长沟通,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对家长给出日常培养指导意见,如课外读物可增加生活百科类,并且在课堂中教师配合一起锻炼学生写作专业技巧,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因此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帮助取到关键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小学生的主要生活学场所,家庭共育模式一旦开启,唤醒了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写作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生活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效率。



        二、培育学生真善美情感,提高学生写作中情感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情感,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培养学生情感,家长比教师更具有优势。但是在孩子课后回到家庭中,大多数的家长监督孩子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没有对孩子进行三观上的教育引导,只关注学校成绩,缺乏对孩子性格成长的培养,孩子缺乏一颗感受生活真善美的心,无法感受生活中幸福的来源,进而导致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不仅逐渐加大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导致不能相互理解配合,还是致使师生产生心理防线,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学校可通过开设开放式语文写作课程,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还是的语文写作水平,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在文章中如何准确描述。例如,在对父母之爱的写作中,就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之爱和自己生活中点滴的幸福,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明白父母的伟大,同时让家长和孩子更加深入感受幸福的快乐和真正含义。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习惯
        写作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写作练习,养成写作习惯,这里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监督。小学生注意力分散,在写作课堂上,很容易因为想象而出现思绪游走的情况,降低写作效率,而在课后写作时,很多家长没有监督指导,导致写作文章质量达不到要求。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学生勤阅读,保证阅读内容广泛而多样化,有利于为习作时提供文章素材,在阅读过程中要保证阅读质量,理解文章知识和表达的寓意,这里可以采用重复阅读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领略文字的表达艺术,感受文字的美,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应定期开设美文朗读课程,大声朗读出来更能让学生深入感知知识,发生思维碰撞,激发写作灵感。培养学生做写作笔记的习惯,阅读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只有反复解读才能将名言佳句运用于写作之中,养成随时随地将名句佳段摘抄记录和与同学分享美文好句的习惯。此外,引导学生自主先解读文章重点,对文章进行主观评价,教师再针对评价进行指导分析,让学生能反思自己写作能力的不足,同时激发学习动力,持续写作练习,养成自主写作习惯。
        结束语:
        写作离不开生活,充实生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丰富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内容,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真善美情感,使学生用能心感受丰富多彩是生活,加强家校共育的配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爱阅读勤写作,懂得用文字表达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磊. 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 明日, 2019(37):0341-0341.
[2]胡红元. 善本教育为幸福奠基[J]. 生活教育, 2015, 000(012):P.6-8.
[3]张炳明.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