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王洪波
[导读] 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为社会所接受的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关注度并没有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洪波   441021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为社会所接受的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关注度并没有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本文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依据,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从多角度出发,对如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能够为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策略建议
       情感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变化随时掌握,并且合理利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增强学生对于自身情感的把控能力。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首先,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对于学生自身的情感表达的关注度不够。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教师所讲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缺乏实践调研的基础。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自身情感的机会,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中,存在着知识目的大于情感目的问题。即使道德与法治课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但是由于惯有的初中教学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中,教师仍然将知识的灌输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的重要目的。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应试知识,导致日常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缺失,最终致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向出现偏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德与道德素养。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广大初中生的爱国情感是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地传承民族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不同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然后有目的对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白,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只有中华文明才能够历经五千年而未中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尝试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广大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使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在青少年当中不断地传承下去。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只有师生之间拥有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才能真正高效的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感教育,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笔者通过对实际教学当中的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一定非得以"师生"的关系进行相处,如果教师向与朋友打交道一样和学生进行相处,那么将能够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多交流,逐渐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能够真心的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情感动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为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更加有效地情感教育策略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一旦发现哪位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那么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深入的交流沟通找到学生产生厌学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是其他原因,在找到原因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深刻地变革,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对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例如,在学习"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教室内播放一段有关消费者维权的知识。在教师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与学生对短片内容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开展情感教育,那么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地变革,同时,还需要相关教师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改变。此外,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特点,积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够保证情感教育实践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献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6):82-83.
[2]焦碧琴.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35):P.186-186.
[3]吉华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考试与评价,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