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探索和感悟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周亚楼
[导读]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领域的一部分,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其蕴含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精心准备,合理引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的有效学习课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泽普县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  周亚楼

所属学术年会的专题: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领域的一部分,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其蕴含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精心准备,合理引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的有效学习课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操作性  趣味性  综合性  有效指导,
        一、妥善处理活动中的知识性问题
        从处理好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知识的关系方面出发去解决知识性问题。
        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教学时我安排了先让学生说一说体积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接着展示实物“木箱”(木箱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出示木箱的两组数据:(1)从外面量的木箱的长、宽、高(2)从里面量的木箱的长、宽、高。同时让学生算一算两组数据的体积结果并比较,引出容积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那些物体有容积,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一部分同学带了饮料瓶和矿泉水瓶举例,个别同学带了墨水瓶展示,还有同学带了大一点的油桶和洗衣液瓶,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环节同学们学的很开心,理解的也很到位。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然后我让每位同学仔细观察自己带的瓶子上有那些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通过学生们“说一说”、“比一比”我们又认识了数字后面的两个单位:升(L)和毫升(ML)。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并想一想:为什么有些瓶子上用升(L)做单位,有些瓶子上用毫升(ML)做单位?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仔细观察、讨论,孩子们发现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L)和毫升(ML)做单位,明白了当液体的量较多时用升(L)做单位,当液体的量较少时用毫升(ML)做单位。此时学生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个别同学还发现了1L=1000ML。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但认识到学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还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与生活的本质,使数学知识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和数学中的理性美,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如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时,课前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种常见的图形,观察他们是否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给学生设计了如下情境:课件播放世界各国的美丽对称图形,学生们一边观看一边发出“好美”的称赞声,此时我再向学生们介绍:“其实这样美丽的对称图片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例如,动物中蝴蝶和蜻蜓的身体是对称的,还有枫叶和剪纸也是对称的。只要用心观察,你就能找到美丽的对称图形和对称建筑物。


接着让小组展示他们收集的对称图片,学生们欣赏着美丽的图案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再进一步问:“你发现这些图案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多数学生说:有正方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这时我再提问:“正方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你们能画出来吗?接下来我们就来找一找,画一画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神奇,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画出上面四个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这节课学生都在老师的引导下,愉快的参与,使学生从心里对数学产生兴趣,爱上数学。
        三、搞好活动的综合性,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极具魅力的数学探索之旅,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数学思想的熏陶、数学活动经验的建立都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发生。所以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展现学生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了容积的意义和度量单位后,我适时提问:“1mL水有多少呢?老师给你一个医用注射器,你们能量出1毫升吗?”学生们求知的欲望被点燃,探究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我找了三位同学来测量。1mL的水量出来后同学们都说好少,我及时提出:10个1mL?100个1mL?1000个1mL呢?还少吗?1000mL=1L。孩子们一一测量后发现1000个1mL不少了,有一大量杯呢。此时我提出了节约用水。我们学校有1200人,每人每时浪费一滴水,一天浪费了多少水?中国13亿人呢?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地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中量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后面的环节,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过程比我预期的还好,看来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利用已掌握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加强活动的有效指导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指导与辅导的作用。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与合作意识。例如我们选择空间想象较难理解,又是不规则物体,但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后,又易理解掌握牢固。如:我的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活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的活动。首先请学生们相互交流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应 该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班级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及步骤,再进行实际测量,要求每组有一位同学做好记录。准备几个大一点的有刻度的长方体、正方体容器、土豆、一些水。测量活动开始后,我通过巡视发现这几组同学都用了同一种方法在测量土豆的体积,每组都是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求出土豆的体积的。这节课相对来说在空间想象较难理解,又是不规则物体,但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后,又易理解掌握牢固。因为在做课后的练习题时,我发现同学们都理解了,并且快速的写出了解题过程。这说明老师在课前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实验方案中要知道每位同学参与进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个小组才会全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年。
【2】新疆义务教育数学(1-6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3】路晓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研究》2014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