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张丹君
[导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主要进行因素,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特点,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数学逻辑、提升数学意识,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义乌市春华小学 张丹君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主要进行因素,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特点,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数学逻辑、提升数学意识,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引言
 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指导思想,核心素养思想因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思想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师除了立足教材,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超越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达到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生活中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以核心素养思想为指导,思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一、影响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
        (一)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不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并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方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然而,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清是常见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了解笼统意义上的核心素养内涵,对具体的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一概不知,针对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同时,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时,对教材编排的意图不清,从而导致教师教学的方式、内容依然停留在应试化的教育状态。
        (二)学生存在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思维惰性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爱动脑,缺乏自主探索、自主钻研的精神;遇到问题,不是思考如何想办法解决,而是想着“问别人”,或者直接“摆在一边不管”。学生出现思维惰性,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引导、家长的过度包办有关。当学生遇到任何一点小问题都有人帮忙解决时,又如何指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解决办法呢?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
        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


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定式、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不足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革创新数学教育模式,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就小学数学的教育而言,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几何类教学、行程类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数”与“形”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二)建立和谐课堂关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建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学技能,为小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放松,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和谐的课堂关系可以让自己的受益,既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又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真正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导出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手段,帮助小学生减轻数学学习的压力,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小学生养成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意识,并且可以配合教师进行探究学习,促使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得以增强。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科学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三)积极探索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数学人文主要是指对数学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热爱探究数学之美,并将数学作为一种沟通工具的说法。数学人文的培养主要注重于动机、表达和审美等方面。如一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数学十分热爱,并经常思考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即使在数学学习中受挫,也会越挫越勇。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十分重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培养存在脱轨的问题,因此应该探索适合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高分的数学成绩,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数学。教师可探索多元化、趣味化以及合理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点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开展教学。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入门阶段,它不仅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积累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还是学生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形成的主要阶段。除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外,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人文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教师们应不断结合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效果,多角度、多方面地注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长森.基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4):14.
[2]肖灿芳.多措并举,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教师,2019(30):88-89.
[3]赵重阳.基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