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陈艳群
[导读] 在传统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采取一刀切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想达到理想当中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难的。因此,在现阶段,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真正的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应该加强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构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提高。

广东省蕉岭县华侨中学  陈艳群 

摘要:在传统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采取一刀切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想达到理想当中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难的。因此,在现阶段,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真正的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应该加强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构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前言: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所谓的分层教学一般情况下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情况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层次,对班级当中的整个群体划分成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保障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良好的收获,让教学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关注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推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一、对学生群体的分层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当中,要想更好地落实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分层[1]。在分层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保障分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分层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保障的作用,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以及考核成绩,明确班级当中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将班级学生从高到低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中的学生是班级当中的优等生;B层次的学生属于班级当中的中等生;C层次的学生属于班级当中的后进生和学困生。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实现科学合理的分层,为后续目标、练习的有效开展起到一个保障的作用。使得分层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当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实现教学当中全新模式的构建。
        二、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学生群体层次划分完毕之后,教师就应该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划分不同的目标[2]。让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压力和枯燥感,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感受到知识探索的乐趣和自信。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控制好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群体进行目标的设定。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及运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一般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歧化反应及部分氧化还原反应。B层次的学生应该在C层次的基础上掌握好生成物当中拥有两种氧化产物或还原物的配平。


而A层次的学生需要在前两个层次的学生基础上掌握待定系数、定价法等相关配平方法......借助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层次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教学的开展满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对练习内容的分层
        在目标明确之后,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当中,教师也应该适当的进行分层,保障训练内容布置的合理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训练当中积极参与,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巩固,让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电化学”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分层次的对训练内容进行设定。如,C层次的学生应该掌握基本内容,应该掌握好电池解和原电池的区别及原理、掌握好阳极和阴极电极反应方式。而B层次的学生则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对氧化原料电池本身原理及电极相关反应方式进行掌握。A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前两层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可以和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投入到质疑和拓展当中。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最大化的实现知识的掌握。
        四、对教学评价的分层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教师在分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分层处理[3]。在此过程当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上也要适当的区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增强自我认知和意识,达到理想当中的开展效果。
        例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将标准适当的放高,给予学生更多的期待,让学生将重点放置在创新和拓展上。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再委婉地提出不足,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前进和提高方向。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激励,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潜力和闪光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信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弥补知识漏洞,更加自主,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高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断加强分层教学模式的积极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教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和进步。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群体、教学目标、练习内容、教学评价的分层,让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高建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层次性教学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59-60.
[2]缪红.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思考[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85+87.
[3]张红.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式教学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