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伴孩子成长——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陈璐
[导读]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依靠班级教学活动,向幼儿初步普及相关乐理知识,教师在幼儿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游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在幼儿园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全面调研理解不同游戏的方法和作用,谨慎挑选不同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中心幼儿园    陈璐    311258

摘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依靠班级教学活动,向幼儿初步普及相关乐理知识,教师在幼儿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游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在幼儿园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全面调研理解不同游戏的方法和作用,谨慎挑选不同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音乐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幼儿教学常见的教学模式,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征,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团结的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展开了探讨。
        一、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将教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学习效率的提高。幼儿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根据幼儿的求知欲望,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鼓励幼儿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幼儿的素质发展。教师要合理规划课堂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游戏方法,为幼儿日常的音乐学习赋予更多的意义,促进幼儿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二)有利于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多元化的魅力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共同方式,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要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多元化魅力,音乐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给人不一样的愉悦感受。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适时介绍不同类型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在不同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不同音乐的文化内涵,让幼儿在对音乐内涵了解的基础上,感知不同的音乐的多样魅力,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品味。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理解游戏化教学法的内在涵义
        要想提高幼儿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首要条件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在乎学生学会了几首儿歌,明白了什么乐理。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生性格的培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将游戏引入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生参与度。音乐教师要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分析幼儿心理,根据幼儿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在选择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充分理解游戏化教学法的内在涵义,认识到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细胞的形成和发展,更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将音乐活动与游戏教学有效整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游戏,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例如:音乐活动《闹花灯》这首儿歌的节奏感较强,幼儿唱起来朗朗上口,比较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歌唱比赛,每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过的歌曲进行参赛,在幼儿备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利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三)创设游戏化的愉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而游戏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的有效方式,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规划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推动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如在学习经典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童话般的教学情境,在未知的童话王国里,每一个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洋娃娃和小熊听到音乐就会翩翩起舞,尽情享受快乐的时光,学生们可以扮作“梦游仙境”的爱丽丝,向同伴们讲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奇妙经历,让幼儿在教学情境里更好地感受歌曲中轻松愉悦的氛围,理解儿歌的意义。
        (四)游戏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和安排时,要根据所教学的音乐风格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游戏形式,拒绝单一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产生枯燥的感受,例如:在教学《唱唱我的名字》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边玩“抢凳子”的游戏,边唱这首儿歌,在充满节奏感的游戏氛围中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记忆,掌握这首音乐的节奏。
        (五)选择音乐游戏化的合适教材
        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教材,将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游戏与教学课程相结合,例如,歌曲五只小青蛙,其音乐内容具有故事性。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教师以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利用舞蹈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幼儿在倾听旋律、观察动作和以动作带动歌唱的过程中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音乐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内容,将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歌曲引入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然而,并不是所有网络歌曲都适合幼儿聆听及演唱,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改编,再将其引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制定音乐游戏化的有效规则
        在组织班级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制定游戏的规则时,首先教师要考虑到游戏的需要,增加趣味性,也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游戏的规则,使游戏流程清晰明了。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规则不需要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游戏的不同阶段调整不同的规则,教师要将游戏规则严格落实,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们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上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强化活动评价
        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游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将重点放在游戏的过程上,而不是游戏的结果。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用词,既不能过分拔高,让幼儿产生自满心理,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过分贬低学生的表现,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公平客观地给出相应的评价,可以合理应用园长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幼儿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计划。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反思教学安排,而在应用家长评价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针对幼儿学习特性提出建议,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养成,广大音乐教师要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将游戏与音乐教学完美融合,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娟娟.谈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9(31):6.
[2]翁文瑛.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8):39-40.
[3]俞黎霞.游戏中感知“音乐”——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策略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