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曹秀芬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曹秀芬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偏理性思维的学科,也是一个实用型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中很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更为迅速的解决问题,但是光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因此为了让小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从多个角度认识学科知识,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德育层面的知识与理念的渗透,让小学生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培养。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小学 曹秀芬   5244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偏理性思维的学科,也是一个实用型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中很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更为迅速的解决问题,但是光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因此为了让小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从多个角度认识学科知识,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德育层面的知识与理念的渗透,让小学生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础
        我国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大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底蕴,德育教育在我国存在了数百年之久,想要做好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教师使用好的教育方式,对于教师本人的影响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基础就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也可以说是人格魅力,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再好的教案、教育方式甚至教育理念都没有教师本人的影响力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与讲解时,教师的日常行为甚至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所关注。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很大一部分心智尚未成熟,三观非常容易建立更容易被改变,给当代小学生好的德育教育身为小学教师责无旁贷。对于小学院校中的学生而言,教师一直被学生视为榜样,教师的行为被学生视为“对”,而教师禁止学生做的事情被学生视为“错”,所以说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
        2.课下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项教育工作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课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与教诲也是十分重要的。课下的时间,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举办一些活动,或者做几次简单的家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尝试将班集打造成民主、公平的小集体,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夸奖,给孩子一个欢快放松的学习氛围。课下在教育学生方面,教师也要做到夸奖适中,批判有度,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告诉孩子得意不要忘形,犯错要及时改正,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也有很大的帮助。课外的时间,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勤作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发现问题与家长协助解决,这样就为家庭与学校共同为孩子塑造良好德育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3.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深受教师与学生欢迎的原因是代入感较强,学生会被教学情境吸引,进而产生更强的参与欲望,跟随教师的步伐一起探究数学知识与原理等,进而让课堂的气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同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更高。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视:首先,要对教材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划分,有些内容适合渗透德育,有些则不可。其次,对课程知识进行范围扩展,如一些数学文化、数学家故事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挖掘一些德育方面的内容。最后,教师构建教学情景时,最好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构建,让情境可以更为贴合实际,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的课程知识时,就可以构建一个商品购买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扮演商家,一些学生扮演消费者。然后让学生自由对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购买。教师此时可以参与其中,然后佯装自己的钱包丢失,并在寻找的过程中对钱包中的人民币数额进行描述,如有几张面额100元的,几张面额50元的,以及有多少零钱等,然后让学生对这些人民币进行计算。这不仅教会了学生认识、计算人民币,还可以在其中进行德育方面的内容渗透,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养成拾金不昧、不欺瞒、不撒谎等好习惯,好品质。
        4.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解决问题在数学思维的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这些机会的把握。因为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情景构设的一种变形,这些情景构设的细节变成了条件,以一些生活中的场景、问题、原理等为题目构建的背景,注重学生在其中的理解、分析与解题思维锻炼,进而逐渐在一次次锻炼中培养出扎实的数学学科素养。
        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以忽视,如一道解决问题的背景是感恩节,教师带领学生去城市中一个儿童福利院作义工,帮助那里的儿童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其中,有两道菜,一个是土豆片、另一个是西红柿鸡蛋,福利院中儿童一共有30个,每个人按照一个土豆,一个西红柿,两个鸡蛋的标准进行食材配置的话,应需要多少个土豆、鸡蛋、西红柿呢?同时,如果3个土豆一市斤(500g)四个西红柿一市斤,8个鸡蛋一市斤,那么需要到菜市场采购多少市斤土豆、西红柿与鸡蛋呢?这些数学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同时间接的渗透了感恩节的传统,教育学生自己在接受别人恩惠的同时,也要知道感恩,并将自己的接收到的恩惠传送出去,让更多的人一同感受恩惠。
        5.联系生活实际,落实德育教育
        作为一个工具性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非常密切。因为生活中的很多知识与原理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或是求证。所以生活是一个落实德育工作的角度,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让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更加顺利且适宜。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可以列举教师与学生都应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注意细心观察生活,让其中暗含的各种道理得以显示,尤其是教师,要积极备课,然后对一些数学生活案例进行深度挖掘,注意找到各种合适的案例配合德育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学科素养的积累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同时需要教师认识到的是各个学科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的,语文中的文字是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而德育工作则应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可以找到机会渗透,因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一个端正的品行,踏实的生活态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综上所述,无论是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解决问题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还是注重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德育机会,培养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都与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责任,注重观察,不遗余力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接受更多的德育指导。
参考文献
[1]谭郑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7(7Z)
[2]任国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7(35)
[3]石秀.谈数字化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J].学周刊:上旬,2015(01)
[4]徐占萍.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