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李伟超
[导读]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逐渐意识到自身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然而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环境,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所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本文主要结合生物学科素养如何令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进行探索,希望文中的一些建议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发挥作用。

吉林省松原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伟超    138000

摘要: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逐渐意识到自身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然而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环境,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所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本文主要结合生物学科素养如何令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进行探索,希望文中的一些建议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理解生命的观念,能够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同时能够逐渐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而当前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所以生物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作为教学宗旨,一方面要立足于课本,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设计创新型教学路径,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生物核心素养,为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生物教师没有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起重视的原因
        1观念误解
        在高中阶段,出于高考的关系,学生的分数被过度放大,而且主要以笔试测试为高考制度的主要形式。而在生物高考试卷中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所以很多生物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日常教学中将时间全部放在传授学生知识上,没有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引起重视。
        2认识不足
        每个学科都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内涵,但是很多教师存在思想误区,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文科教师的教学职责,尤其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学科。正因如此,导致很多生物教师存在认知误区,没有在自己的课程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能力有限
        高中教材需要教师通过慧眼才能够将教材蕴含的社会责任素材挖掘出来。但是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所以很难落实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致使这部分教师难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
        1结合生物教材,灌输学生生命观念
        在高中阶段,生物教材中富含很多和生命相关的信息,这就意味着高中生物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对生命引起重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健康以及思想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审视生命,切不可因为一些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而致使高中生出现自杀或跳楼的冲动。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地,不仅要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对生命引起重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结合生物教学而言,高中生物教师要将生命意识贯彻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尊重生命,能够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
        2优化教学设计,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的教学能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但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非简单的教学语言能够传达给学生的,还需要教师结合生物教学目标、计划和内容,使生物教学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让学生能够以课堂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比如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构思,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比如环保和健康生活等。比如教师在课前导入过程中,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灾害微视频,比如洪水、干旱或者土地沙漠化等内容,让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观看灾害视频的同时产生环保的认同感,让学生意识到大众具有社会责任感才能使环境得到优化。在教学之前,教师不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让小组理解物质循环特点,然后结合碳循环,自主构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型。其教学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量是不可循环使用的,只能单向流动,从而令学生产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社会责任。
        3关注社会热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也要跟紧时代发展步伐,比如生物教师要将一些热点话题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环境保护、干细胞研究以及基因治疗等,让学生能够对生物有崭新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学习生物的意义和价值。当学生对生物引起重视后,会提高学习效率,会配合教师的教学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不盲从不盲听,以便做出的判断能够更加科学理性。比如讲解“免疫调节”时,当课程进行到“免疫缺陷综合症”时,教师不妨将一些社会热点引入教学中,比如让学生结合艾滋病并进行讨论,让他们能够对此病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这就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肩负宣传社会责任的意识。
        总之,当前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生物教学在此方面更应发挥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具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能够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生物教师一方面要立足于课本,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路径,将教学和生活合二为一,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生物桥梁。
参考文献
[1]曾严.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1):48-48.5.
[2]梁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5,(4):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