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技巧分析 董晨娇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董晨娇
[导读] 小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足,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为了有效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往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尤其要注重合理应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铭城小学    董晨娇

摘要:小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足,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为了有效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往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尤其要注重合理应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法,也是优化课堂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法之一。提问教学法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感受关注不够,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总是围绕老师引领来进行。从而不利于他们对文本蕴含情感的深入理解。尤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思维,不能及时进行激发扩展。使学生无法融入到阅读文本中,从而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并不利于语言文字理解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提高。因此,要提高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提问能力,就要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来进行培养。通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主动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更好地开展问题教学的前提。但是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会出现一些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从教材的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的内容来创设相适应的阅读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所要学习的教学情景当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相关联的科普图片,并且添加一些音频和动画,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同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游戏来进行激发,教师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课文《一个豌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阅读内容来创设相关的情境,并且可以使用情景剧的方式来进行呈现,教师可以让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来扮演豆荚里的五粒豆,并邀请学生来进行配音或者朗读,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增强合作能力。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来让学生更加理解阅读的内容,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交流。
        二、以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阅读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实现课堂教学导入,增强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与探索,从而为高效阅读教学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问题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设疑,令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探索欲望,尤其适合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二是围绕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将兴趣转移到课堂阅读学习上来,多用于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趣味性问题并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保障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围绕这些内容设置对应问题,让学生在听到问题后能够主动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并通过阅读找出答案,顺利解决问题的同时真正理解阅读内容。
        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
        重难点知识就是问题的核心,能够让学生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学习。文章中很多问题都是从重难点知识向外扩散的,很多问题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答案。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还有很多辅助性知识,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重难点知识提出的。比如,在《长征·七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重难点知识提问。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问学生哪里不懂,让学生从自己不懂的知识出发,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围绕重难点问题列出知识框架就好了。比如,学生不明白诗中“难”“闲”的意思,教师这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帮助学生明白“难”“闲”的意思。紧接着,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哪几句感受到了红军的远征之难?”“面对红军远征之难,创作者的创作态度是怎样的?”“红军完成长征,靠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既围绕重难点知识提出,又从学生不懂的知识出发,完善他们的认知,教师再借此引出“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适时点拨,强化有效引导
        运用提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不断思考,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的自主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无需对学生过多干涉,只需适当地给学生点出文章的核心因素,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核心点,独立思考,拓展知识,从而改变固有的“纯知识性”课堂教学模式,将发散学生的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以《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在学生了解了小英雄雨来的性格特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中心主旨,深层次地阅读文章。明确《小英雄雨来》这一文章的主旨是由于雨来不畏敌军威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高超的游泳技术成功脱离敌军的禁锢,成功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所以赞美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通过合理引导,可以让学生自发探究,更好地掌握文章主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教师恰当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阅读学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莉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17-221.
[2]尹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50.
[3]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