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姚海燕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帮助学生奠定数学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知识基底的强化以及正确学习思维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我校教师正在向北京教育学院海淀附小学习,积极完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顺利。小组合作学习则正是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文中将针对性展开分析,以确保教学效率真正得到提升。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城关小学  姚海燕   723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帮助学生奠定数学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知识基底的强化以及正确学习思维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我校教师正在向北京教育学院海淀附小学习,积极完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顺利。小组合作学习则正是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文中将针对性展开分析,以确保教学效率真正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在教学领域当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针对数学教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学会变通,进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文章当中的讨论将主要围绕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展开,以此为借鉴,以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问题分析
        1、分组不合理,不符合教学分层需求
        教学分层是在小学阶段进行教学分组时十分重要的因素。数学科目的教学分组也应当遵从分层心理,进行合理分配,才能让分组教学的合理性得到体现,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收获更多。但是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分组普遍是随机的,大多是前后桌分为一组,这样并不能够让分组体现出针对性,也便没有了分组的实际意义,也无法让小组内部成员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如果不注重完善,反而会起到刺激冲突的负面作用。
        2、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作用无法发挥
        数学科目的分组合作学习,注重让学生通过教学合作与教学讨论,拓展自身的思维,学会举一反三,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解决数学难题。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首先确保自身对于这一教学理念的充分了解,要认清数学分组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才能够让分组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但我国多数小学教师对于数学的分组教学的认知普遍都只是走走形式,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十分不利[1]。
        3、分组项目设计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分组教学需要以学生个人的兴趣激发作为出发点,这是分组教学的基础要点,所以教师也应当更注重这一环节的创新性,才能够让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过程更加顺利的推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进学习过程中。但就目前的应试教学环境来说,教师多数都并不能注意到这一点,通常都只是遵从一些固定的步骤,挑选固定的内容实施教学,这样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兴趣激发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措施
        1、完善教学分组,确保针对性的提升
        数学分组教学,显然是一种以分组形式来实行的教学模式,所以分组是否合理,对于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成效有着决定性作用。


分组合理,学生自然能够积极迅速的投入其中,学到更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规划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教学分组的思考,利用分层教学的思想,确保教学针对性的提升。此外还可以让性格积极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成为一组,让积极的学生起到带动作用,带动内向的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讨论与发言,内向的学生也可以起到牵制作用。让性格积极好动的学生逐渐收敛自身的心性,认真的去思考讨论。这样的针对性思想对分组教学成效的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2]。
        2、明确教学理念,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任何教学方式,都需要由正确的教学理念作为引导,才能让教学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如果校方与教师理念不清晰,那么分组教学便也不具备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在实施分组教学之前,首先应当进一步确保自身教学理念的明确。要首先了解到分组教学是注重让学生了解他人理念,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各类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也只有以这样的目标去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例如为确保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安排必须借助合作才能解决的教学项目,例如接力答题闯关等,为确保小组每个学生之间相互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相互出题的项目,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为其他组员布置题目,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当中去思考如何让其他组员有所收获,让答题的学生能够在解答过程中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像我们学校成班额很大,课外活动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无法辅导到所有的后进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基础深厚的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更为顺畅,辅导效果也更为理想。这些都是分组教学的理论要点,教师能够掌握,自然会让教学更灵活。
        3、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创新,是学生兴趣的来源,分组教学同理,只有教师对分组教学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让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教师应当更多去了解新兴的教学元素,并融入到分组教学当中,才能让课堂更有趣。例如为建立学生对几何体的基础认知,教师可以摆脱课本及二维的展示,让学生在班内甚至校内环境当中,去寻找不同的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以任何图形作为题目皆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分组去寻找这些几何体,并一一拍下来,找到最多的小组即为胜利,为强化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每一组学生进行合作分配项目,让学生根据固定的分数针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及三角形等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划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了解分数的具体分配。对于这样的新兴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更积极的去应用,不但能够促成学生的合作,更能让学生在实际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对知识点的认知[3]。
        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是有很强实用价值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也要更加注重这一时期对分组教学方式的理解及应用,才能让分组教学方式的实际作用真正体现出来,促进学生对他人理念的了解,发散思想的养成、合作意识的建立以及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但目前我国教学依然受到应试体系的影响,所以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完善还应当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便必定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70-71.
2、周宏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