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数学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戴恒辉
[导读]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策略,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以数学素养为导向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合理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不断进步。本文以合作学习模式为例,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探究了指向数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广东省五华县第一小学    戴恒辉  514400

摘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策略,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以数学素养为导向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合理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不断进步。本文以合作学习模式为例,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探究了指向数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合作学习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与学科教学工作相融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学生各不相同、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也有明显差异,所以教师在使用该种模式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灵活性和高效性。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教师可以此为导向来优化和改良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案,确保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科学分组,围绕数学素养设计合作目标与任务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分组,所以每次指导学生合作之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科学地组合起来。如,教师可以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据此设计分层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获更多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确保每个学习小组都由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同时使每组的综合水平相近,再给出设定好的难度适中的任务,促使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此外,教师需要围绕数学素养来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方程》一章中的“解方程”时,教师可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模块的教学要求设计合理的目标与任务,确保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及解方程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数感和符号意识,促进其数学素养的发展。
        二、适当干预,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当各小组学生领取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展开探究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发挥个人的作用,及时走进学生中间,聆听其想法、了解其学习思路,且须在必要时干预他们的学习过程,保证该项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例如,学生们在组内围绕《可能性》这一章的内容展开讨论和实践的时候,由于数据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很容易打乱他们的思路并影响其判断,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干预,鼓励他们多次实践,并记录多次的数据,然后再要求其分析数据,从中找到规律,且要引导他们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效率,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数据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其数学素养。
        三、成果展示,让学生于宽松的氛围中深入讨论
        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要先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本组学习《圆柱与圆锥》一章中“圆柱的表面积”的成果以表格、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也可现场还原本组在合作中所用到的实践方法,同时要求其他各小组认真聆听、记录,并思考本组与其他组学习成果的异同。在此之后,教师可以留出5分钟的时间,要求各小组互相提问,同时被问到的小组要给出合理的答复,若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可求助其他同学或小组,并在班级中进行集体讨论,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会更加开放,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和准确,还能够积累更多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并在他人的启发下获得更多灵感,这都有助于其数学素养的发展。
        四、总结评价,完善各小组的学习思路和成果
        合作学习活动的最后,数学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可完善学生的学习思路与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进而顺利提升其数学素养。例如,学生们通过合作、展示以及练习掌握了《确定位置》的内容以后,数学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再次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为系统地回顾、记忆,以加深其理解,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可就学生在合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点评,如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所用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敢于质疑和创新、是否与组员团结共进等,从而让学生准确了解个人的优缺点,学会自我改进和发展。由此一来,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参与、思考、探究和实践中内化知识并学会迁移应用,同时对其进行启发和引导,不断完善他们的学习过程,顺利提升其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黄益萍.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合作学习[J].教师,2019(6):64-65.
[2]陈静.指向数学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