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安全与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李少华
[导读] 小学是开展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环境和场所,小学校园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这基础教育质量的水平。小学校园的特点使得学校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小学校园相对封闭且人群数量众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易引起大面积的恐慌甚至受伤事件发生;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思维定势,普遍认为小学生的行为能力不会引发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小学 李少华  256500

        小学是开展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环境和场所,小学校园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这基础教育质量的水平。小学校园的特点使得学校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小学校园相对封闭且人群数量众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易引起大面积的恐慌甚至受伤事件发生;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思维定势,普遍认为小学生的行为能力不会引发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此外,近几年还发生过外部人员进校园造成安全事故的事件的,这些都不得不引起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重视,建立和完善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建设,对提高小学校园的教育质量,改善人才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学校管理为载体,全面提升师生安全意识
        校园安全环境的维护,首先要建设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积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宣传,能够有效的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学校除了要出台硬性的安全制度外,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通过黑板报、校内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定期不间断的普及安全知识包括防溺水、自我保护、交通安全、用火用电等知识,让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要以班级为阵地开展安全教育。班级是校园管理的基础单位,班级活动应该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鼓励各个班的班主任以班级活动为切入点开展班级安全教育,比如通过举办交通安全黑板报比赛,每个班创作一版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内容包括交通安全小故事、注意交通安全口诀、我眼中的十字路口等,通过评比选出最好的三版黑板报予以奖励。通过班级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自我观察日常生活并创作安全主题板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安全知识学以致用,安全意识和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深化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运用,在运用中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本能,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也是如此。安全环境的建设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每个年级要专门开设有安全教育课,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给每班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内容,包括讲述课外活动注意事项,开展各类安全事故(火灾、地震、集会疏散等)演练,安全知识问答竞赛活动等。此外,我们还将安全教育同班会课和班级活动相结合,活动主题包含“水、电、火、气、交通”,让学生通过班级活动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处理各类安全事故的办法。比如我校五年级学生开展的“注意交通安全,关爱生命健康”社区倡导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社区内张贴宣传册,对过往的老人和小孩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在传播安全知识的同时,让自身也学到了更多安全保护的措施,切实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三、重视日常教学引入安全教育知识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学科课堂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思维并最终形成正确的观念,可见,学科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及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形式。同样,开展安全教育也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安全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小学许多学科中都涉及有安全教育的知识点,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深化,在教学时借机开展安全教育,既能够丰富课堂教育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如科学课中有关于交通运输的课程,在讲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重要性时,教师可以着重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尤其是对交通安全消防通道的违法挤占问题,引导学生探讨预防道路交通安全的办法。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危险的小品,让学生通过表演习得自救的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在课外活动中延伸安全教育
        课堂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是延伸教育效果的场所,在课堂中开展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习得安全知识和技能后,还需要在课外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安全知识和技能得以运用,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安全意识。每年的暑期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布置针对现实生活中安全隐患的社会调查活动,如自家小区周边十字路口每天发生闯红灯的现象统计、制定暑期防溺水方案、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中毒如何预防等,这些活动中蕴含着诸多安全教育知识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无意中接受了安全知识和技能,还变成了安全教育的宣传者,一举多得。
        (三)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中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生活态度的主要途径,安全素养是一项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因此安全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中有一些是关于安全教育的,如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塑造、责任意识培养、志愿者活动开展等,这些课程都可以深入开发成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应尽快熟悉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的形式,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课前实地考察、调查和课内讨论、交流、演小品、知识竞赛等,调动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安全意念。
        (四)搭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安全教育平台
        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社区、家庭中开展的安全教育。学生从学校习得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最终还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运到并发挥效果。此外学校的安全教育还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来保证效果。这种种的考虑就必须要让学校的安全教育走出校门,走进学生的家庭和社区,通过联合举办宣传活动、教育培训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共同营造积极的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曾与周边的社区联合举办了“安全隐患大搜索”活动,让家长带领学生去寻找社区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反馈回来的报告显示,社区内存在种种不安全的因素,如安全标识牌和标语较少,有人家养大型宠物犬曾不带狗链在小区内遛狗,小区内绿植喷洒农药不设置障碍栏,楼道里电动车乱停乱放等。在这个活动中,家长都说自己孩子还多次纠正了自己的行为,直夸孩子了不起,可见不仅仅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也受到影响,逐步在增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