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寻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黄锦凤
[导读]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应当积极创新,既要逐渐地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激起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具有活力,并且需要通过分类评价,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奠定信心基础。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中学   黄锦凤 834000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应当积极创新,既要逐渐地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激起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具有活力,并且需要通过分类评价,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奠定信心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思维较为落后,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强,导致教师、学生具有较重的负担,为了改变现状,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措施,不仅对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融合新课程改革理论,拓展更多的教学方式。
        1.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观念深厚
        在许多数学教师的思想中,传统观念依旧深厚,板书为主的方式盛行,相比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显得教学效率较低,并且无法讲透有些部分的内容,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2自主性不强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需要每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课堂中会主动地自主学习,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多数学生总是会依赖于教师,在遇到新知时需要经过教师的指引才能继续学习,说明学生的自主性仍待提高。
        2.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加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重点部分,需要各科教师利用该种方式向学生教授知识,既能够激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基于以上要求,需要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加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以便逐渐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锐角三角函数》一课时,依照课本内容,需要教授关于正弦函数的定义,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逐步指引,促进学生学习。在开课后,先向学生抛出某道问题,让学生有所疑惑,如“在对某山坡修建绿化设施的时候,需要构建给山坡绿植供水的扬水站,经过测量可知山坡和地面的夹角为,如果出水口的高度至少是,应该购置多少米的水管?”,该问题中包含关于正弦函数的原理,可以当堂组织学生自行讨论,分成多个小组进行交流,有些小组会发现存在“”的逻辑关系,随后可以让学生自主画图,探究其中隐藏的数学理论,最终会得出结论,在含有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形状大小不能影响角对边和斜边的比值大小,始终处于固定状态。在得出结论后,可以继续出示某些例题,要求每个小组依题求值,慢慢地掌握利用正弦函数求解比值的方法。
        2.2加入情境式的教学方式
        情境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营造某种感兴趣的情境,逐渐地激发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更好地融合教材中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求解,或者令其不禁产生质疑,在使用时可以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课时,依照课本内容,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那么可以在课前时候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让学生耳目一新,如会展示物理学科中的压强和受力面积,用例图较为形象地表述反比例关系,会展示家用电器中的电阻值和电压值间的关系,用例图表示两者存在的反比例关系,经过以上展示的信息,会让学生渐渐地知晓反比例函数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这就在教室内创建出生活情境,随后可以提出例题进行讲解。
        2.3加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教育要求中,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是重要的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中,需要加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转化为寓乐于教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画轴对称图形》一课中,依照课本内容,需要学生通过绘制轴对称图形,进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该要点,可以当堂组织展开一场绘图的竞技比赛,每名学生作为独立的参赛者,需要自行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某个主题作为创作目标,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绘制某种图案,有的学生会画出两边完全一致的狮子图,有的学生会画出两边完全一致的花鸟,随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分别给每位学生的绘画作品打分,可以根据是否符合轴对称性质、是否美观等标准进行评判,随后将得分较高的作品收集起来,让学生由上到下地轮流传递阅览,令其借鉴学习他人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增长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4加入分类评价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差异化是较为重要的目标,要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预计适当的教育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根据学习情况的不同会分为优等生和后进生,这两种学生面对课堂学习的态度不同,优等生更倾向于主动学习,后进生更倾向于被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经过分类评价的方式,既可以增强优等生的学习优势,又可以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因式分解》一课时,在进入课时后需要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提问优等生和后进生,如对优等生可以提问说:“请问如何精准地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对后进生可以提问说:“请问什么叫做因式分解?”,可见两类型问题分别符合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在回答完毕后,再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如对优等生可以评价说:“回答得不错,请你用提取公因式法求解黑板上的例题吧!相信你会算出的!”,对后进生可以评价说:“真不错!希望你可以继续努力,认真听讲!”,可见两种评价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期望,鼓励学生继续前行,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是当前所有课程必要的教学标准,需要利用标准继续完善、改进教学方式,如果应用在数学课程中,必须从自主化、多样化、游戏化等方向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新方法的刺激,更加热衷于探究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绪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35):43-44.
[2]程永奇.简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1(08):69-70.
[3]金萍萍.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