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潘晓艳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为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无论教师怎样绞尽脑汁,用尽解数。可最后还是收效甚微。没能使学生爱上写作,就算是有,也是寥寥无几。“怎样让学生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呢?”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潘晓艳        邮编31203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为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无论教师怎样绞尽脑汁,用尽解数。可最后还是收效甚微。没能使学生爱上写作,就算是有,也是寥寥无几。“怎样让学生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呢?”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小学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为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无论教师怎样绞尽脑汁,用尽解数。可最后还是收效甚微。没能使学生爱上写作,就算是有,也是寥寥无几。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呢?
        一、明确写作目的,端正写作态度
        没有明确的目标,行动就会失去焦点。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于写作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在他们的意识中,大部分都认为写作是为了考试和提高写作技巧。随着年级升高,学生不能写真心话,挖空心思去堆砌辞藻,去想象那些印象深刻的问题或想象,把别人的经历放在自己身上,这对提高写作毫无益处,反而会失去学生应有的童真童趣。
        写作的目是为了表达真情实意。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提倡用孩子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对社会、大自然进行探索和思考,并用自己的笔去写身边的生活。即使是写简单的或幼稚的事物,也要用他们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教师适当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童真童趣,张扬学生的个性特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感悟生活真谛,启发写作思维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源。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语文的学习仅有书是不够的,还要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当下的孩子生活经历比较少,缺乏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差,经常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脑中没有积累下多少写作素材,这样提笔写作怎会流畅呢?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制造活动,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力,并启发思维,发挥想象力,触发印象。
        1.融入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学生应先学会生活,再写好作文。生活中教师要丰富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积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比赛活动、家务劳动或社会劳动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实体验,获得了实践成果,这些都是作文的极丰富而生动的材料。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协同各个感官作用,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意蕴,使他们的思想得以舒展。
        2.启发思维,触发印象
        写作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更以“创新”为导向,因此教师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启心智,挖掘观察对象所蕴含的意蕴,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感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触发形成一些新印象,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写作材料这个多棱体,找到不同的折光,提炼不同的主题,从而使得立意新颖,走出“雷同”的死胡同,增强思维的独创性。
        三、加深阅读体验,获得文学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平时加大对学生课内外的阅读指导,做到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主动介入学生的读物选择,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并在阅读方法上作具体的指导,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引导学生扩大对好作品的阅读,使其不断丰富文学素养,培育起健康的审美趣味,增强审美辨别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又能保证其个性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自由阅读才是一个人读书生涯的真正开始。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获得知识,这也是一种阅读。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从网络、媒体获取知识,而远离不健康的东西对其的干扰。
        四、加强习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每日一事
        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亦如此。但是学生在写作时,通常会感到腹内空空,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可先从写作短篇的“每日一事”开始,让学生用简洁精炼的文字来记录每日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并矫正写作中出现的许多偏差。“浓缩的才是精品”,事实上,短文章比长文章更难写,因为它要用最少的字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所以,这种严格的训练既不造成对学生的写作压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周记训练
        周记是一种不受约束、能充分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文体,学生可畅所欲言。学生周记长短不一,题材不限,是适合每位学生练笔的作业。但学生周记也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更不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们做教师的要加以适当引导,引导学会了留意身边的事物,关心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细微的变化,体会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创意之作进行诵读,优秀周记装订成册供全班同学传阅,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自然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欲望,写作的能力也能随之提升。
        3.故事漂流
        有人说:“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就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甚至无数倍的力量。”“故事漂流”就可以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神奇力量。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故事题材,进行“故事接力”,一起动笔写,将写作能力强弱的同学有机搭配。这样,理出其思维,悟出其情感,吸取其精华。一部洋洋洒洒的“巨著”就诞生了。这种争相阅读、积极写作的氛围,使每位孩子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都能有大幅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每位学生消除“动笔恐惧”,走出写作的“无米之炊”,从而爱上写作,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只要教师能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相信孩子的写作一定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作文九问: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