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吴良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学校逐渐推行以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启发,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吴良 21512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学校逐渐推行以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启发,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冷场”的瞬间,特别是最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学生们没有足够的经验,也不具备完美的合作技巧,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冷场的尴尬瞬间,并且也阻碍了学生对自身意见的表达。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最容易产生依赖感,而作为教师不仅对这方面的问题不予重视,而且也没有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致使组内每个成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而使的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从而无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第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时,极易偏离主题,进而致使讨论内容的偏差,也导致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师通常也会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各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消极的教学态度,因而致使这部分学生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而也就不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由此可见,存在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这些问题均都可以致使化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务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加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进而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措施
        2.1激发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驱动者。只有以兴趣为手段开展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合作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对合作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化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趣味化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为开展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常见的酸和碱》一课前,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演示了一个趣味小实验:将鸡蛋洗净、擦干,用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待醋酸蒸发后将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鸡蛋冷却后剥去蛋壳,可以惊奇地发现蛋白上留下蓝色或紫色清晰的字迹,但外壳什么也没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情报的。学生对这一趣味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亟不可待的想了解实验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材料,由此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醋酸上,教师就可以顺利导入新课:“醋酸有哪些性质呢?怎么会让鸡蛋有如此神奇的变化?”这也正是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醋酸的性质,教师时不时穿插其中给予指导,最终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得到醋酸能够溶解蛋白质,从而解释实验原理,增强合作效果。
        2.2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使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学习讨论,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师讲“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如食醋、柠檬等酸性物品,以及肥皂、洗衣粉等碱性物品带入课堂中,通过实物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对学生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后续课堂教学的开展。
        2.3把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设计课堂中教学的方式。例如,在讲述“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教学,通过图像、声音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对学习内容积极讨论,难免会有个别学生开小差以及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还有部分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或者只是附和其他小组成员意见没有自己思考问题等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严格把控课堂整体纪律以及课堂小组的学习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
        3.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方法,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现代教育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小组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合作学习巧妙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胜芝.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形式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45-46.
[2]沈小元.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49.
[3]王桂云.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团队竞赛”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