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黄晨霞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黄晨霞
[导读] 历史学的综合性非常强,这种社会科学既包括历史知识的普及,也包括人们对历史的不同态度,人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十分值得研究。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帮助他们探索科学的社会角度,加深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认知,也能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目标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 黄晨霞 362700

摘要:历史学的综合性非常强,这种社会科学既包括历史知识的普及,也包括人们对历史的不同态度,人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十分值得研究。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帮助他们探索科学的社会角度,加深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认知,也能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目标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教材为基础,但又必须高于教材。教师必须善于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历史线索、历史规律,运用有趣的正向的历史故事做好兴趣引导。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透过对材料的透彻理解来总结历史规律,感受历史启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利用思维导图等方法,以一两条主线把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
        一、当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沉重的教室气氛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现象,历史课堂上一些历史知识、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学生参加的切入点不足,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故事,但其中起主导作用。对历史没有兴趣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此期间,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性没有激活,只被动听课,互动参与人数较少。教师对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仅限于历史结论,不能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挖掘。教学节奏安排不当,有的历史教师只是搞一个知识点列表,不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消化。部分教师可以注重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创造情境与课程联系不够紧密,或者吸引学生注意力不够充分[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实现策略
        (一)让核心素养的观念融入师生内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他们自身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情、历史教科书和课标。历史教师的教学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突发情况、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的主要知识,正确运用理论知识作为指导,科学地回顾历史事件,清楚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后果,解释历史事件中发生的重要现象。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充分参与历史教学,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2]。
        (二)在课堂教学和活动设计中体现核心素养目标。历史教学和活动设计要全面考虑核心素养的实施。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序设计,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也是教学后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3]。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教师首先要把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引导学生理清航海家、时间、航线等基本脉络,让学生分析作为主要史料的教材内容,提炼总结新航线开通的原因和条件,了解主要航海家的事迹,梳理时空观念下新航线开通的主要内容。其次,在开辟新航线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航海家的创新和勇敢精神,融入家国情怀,以积极的价值观体验航海家的事迹。
        (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优势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在探究式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在探究过程中专注于探究任务。例如,在古埃及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部与古埃及相关的纪录片,介绍神秘的金字塔或解读古埃及的文字和符号,让学生在视频中获得直观的体验,这将有利于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根据导入的内容积极分析和研究学习材料的内容。教师应该使用更多的引导、诱导和鼓励语言,这样学生就可以为更好地分析和实施材料而自豪。
        (四)为学生提供历史思维和方法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是历史思维方式的实践,历史是对过去社会的研究。因此,历史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生理解和探索当今社会提供一些方法论参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史料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筛选各种史料,提取原始史料中最客观真实的部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探索可靠的证据进行论证[4]。老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阅读历史通俗读物,如果他们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就应该去看看专业的史料和书籍,寻找证据。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老师可以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灾难,营造严肃沉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展示一张战争造成巨大损失的清单,让学生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损失,树立起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结语:如上所述,在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历史研究法,为学生的社会探索提供方法参考。在进一步明确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状况的理论依据。教师要以推进学生在历史学科过程中形成历史学习的能力为自己的职责,为使学生树立唯物史观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在时间中优化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升阳.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20(01):26.
[2]任衍,高岚,杜秋平,吴锦霞,李国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1.
[3]蔡丹.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2.
[4]陈丽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9(08):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