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杨蓉
[导读] 互动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全面的提高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现阶段互动教学的优势已经广为人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已经实现了有效的推广。然而对现阶段我国的互动教学实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将互动教学应用进了自身的教育过程中,想要给与学生提供了互相讨论问题的机会,但是浮于表面的互动教学并不能充分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互动教学成了浪费学生时间、精力的罪魁祸首。

四川西昌星河学校   杨蓉  615000

摘要:互动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全面的提高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现阶段互动教学的优势已经广为人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已经实现了有效的推广。然而对现阶段我国的互动教学实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将互动教学应用进了自身的教育过程中,想要给与学生提供了互相讨论问题的机会,但是浮于表面的互动教学并不能充分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互动教学成了浪费学生时间、精力的罪魁祸首。基于此,本文对于初中历史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构建进行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历史教学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和谐的教授与学习的平衡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而学生则是以饱满的精神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以及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现存问题阐述
        第一,形式过于单一。师、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应该围绕的中心,然而由于人们思想认知上的错误,在落实师、生互动教学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互动教学的范围,减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第二,互动教学流于形式。相当大的一部分教育者都知道互动教学的优势, 然而在落实的时候, 却很难保证合理、科学,很多历史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深度,也很难实现帮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这使得互动教学有形无神,浮于表面的互动教学难以实现教学主体的有效沟通,更无法使教学取得好的效果。第三,缺乏明确的互动教学目标。现阶段很多历史老师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 无法合理的把握教育主线, 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致使学生学习缺乏目标性,严重影响了互动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构建的新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互动模式的实施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如讲“石窟艺术宝库”这课时,就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前根据学生的爱好与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石窟艺术, 查阅资料。要求:1. 每个小组设计一条到这三处石窟的旅游线路, 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最合理。2.查找这些石窟艺术的相关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关注这些石窟艺术的兴起、发展、主要代表、艺术成就、历史价值等方面。每个小组根据这些资料写成解说词,制成幻灯片,在上课时推举一位小解说员向全班同学现场解说。3.鼓励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网站名,帮助学生制作课件,指导学生写解说词等。上课时,教师主要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每个小组首先介绍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然后依次解说三处石窟艺术(每组解说的时间5 分钟左右)。在每个小组解说完以后,其它组的同学可以向这一组的同学提问, 但每组活动的时间不超过8 分钟。最后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档案袋法评价学生, 使学生注意整个学习过程本身。在课后,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过程资料、心得体会、历史小论文等)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更喜欢历史。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历史课程本身不是一门枯燥的课程, 历史学科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无穷无尽的历史故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程目标,将逸闻趣事融入教学活动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增加学生无穷尽的求知欲并转入到活跃的学习状态之中。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观念认知不正确, 使历史学科给人留下了枯燥无味的印象。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从自身开始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促进自己的认知。在课前导入阶段, 教师可以充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集中在历史课堂上,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与生活相连的。
        (三)把握学生特点,完善互动教学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的是他们的意识,渐渐形成具有独立特征的意识,同时拥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也受年龄的限制,他们许多能力仍处于半熟期,使得他们在学习时仍然较为感性。与此同时,对教师也有了喜恶。如果是单纯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的教师, 会受到初中生的排斥。基于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明白他们的喜好,善于运用他们所能接受甚至是喜欢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参与互动的兴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候, 要妥善考虑问题的难度,不至于太难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不至于太容易,使得他们缺乏思考。教师也可以在互动教学中,帮主学生发现自己身体,并给予改正,使得学生乐于参与互动教学。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提问抢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要防止优秀的学生“唱独角戏”,要给每个学生平等抢答的机会。比如在《秦王扫六合》课文中,就可以提问学生。“电影中的秦王和真实中的秦王有什么区别?”“秦王对于中国的功劳和过失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启发性、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最后通过学生不同的答案整理后,再给出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告知学生秦王统一中国的真正意义。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给学生思考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思考秦王的功和过,这样经过反复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对于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等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宏爽. 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研究[D].渤海大学,2020.
[2]张文学. 兴趣测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