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马萍兴
[导读] 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一旦学好这门学科,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全面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在当前教学中,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想要学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互动式教学,这样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解放教学思维。

四川省西昌市裕隆初级中学  马萍兴  615041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一旦学好这门学科,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全面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在当前教学中,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想要学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互动式教学,这样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解放教学思维。组织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师生交互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满堂灌”的单边教学现状,展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师生互动;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工作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师生开展双边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做好师生互动研究,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而言,想要在课堂上做好师生互动,并让师生互动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积极作用,就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师生互动的价值,因此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的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开展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教学工作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互动氛围
        建立师生平等的交互氛围,需要在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逐渐实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实现互动课堂的顺利建设,应当关注到日常平等的互动氛围的构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注到日常与学生的交流,即使不在课堂中,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如考试之后,不要单纯以成绩为标准划分学生层次,而是要深入分析学生的问题,与之进行沟通。其二,关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家庭生活等,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发生动人的交流。其三,建立平等的互动氛围,需要教师能够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打破传统师生间的“隔阂”。很多时候,学生从小就被家长、教师告知要“听老师的话”,也正因如此,学生与教师之间总会有一定的隔阂,因此,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
        二、创设优质互动情境,激发学生互动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先做好对优质互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产生互动意识,并能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来获得互动兴趣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课教学导入时,我就为学生设计了一个“买彩票”的情境,彩票规则为“11 选5”,让他们每个人都“买一注彩票”,看谁能中奖。在该游戏的引导下,学生都产生了较高的参与兴趣,并通过与我的互动完成了游戏。在揭晓答案时,学生发现几乎每个人的号码都能有1-2个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但真正中奖的人并不多。之后,我让他们思考一下生活中的“彩票游戏”,并告诉他们这与概率知识存在重要关联,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存在概率,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让他们在引导下与我进行互动,并完成对概率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三、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开展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本身就给了学生和教师充足的互动契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之间获得了互助合作契机,教师参与互动指导的过程中利于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合作学习机制,旨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契机,以合作互助关系构建作为基础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图像以及性质》时,为了在合作学习中形成互动关系,我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融入以下环节:第一,以“优等生带动次等生”为基本原则给学生分组,给小组成员配置责任心比较强的组长。第二,教师绘制函数y=2x2+1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绘制过程。第三,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由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分配,合作绘制y=2x2+2 的函数图像。小组讨论成员分工情况,并在获得图像之后总结分析y=2x2+1函数图像和y=2x2+2 函数图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特点,总结对称轴公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观察,在学生出现问题或者遇到瓶颈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样的师生互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四、问题引导,大力促进师生活动
        互动的关键方式就是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对话的重要方式就是提问,利用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形成引导,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给学生的提供互动学习契机,具体参考学生兴趣特点,选择能够对学生学习起到帮助作用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重点设计问题引导环节,给学生提供互动学习契机,如“结合全等三角形概念,你们认为相似三角形之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结合概念思考相似三角形特点;之后我再次提出问题:“结果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相似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相等,那么你们可以自己画出一组相似三角形吗?”;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我要求学生观察相似三角形,得出三角形的大小变化对固定边比例不产生影响的结论。此课时的课程教学进程推动离不开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有效实现了知识内化目标。
        五、开展多元教学模式,创设师生互动机会
        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创设师生互动机会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完成互动教学情境构建后,必须要能够做到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设计,由此来让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变得更科学和顺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课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思维能力、学习水平,我就设计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为基础去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站在与他们相同的角度上与他们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并与学生进行所有他们需要的讨论,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与我之间的讨论过程中更好地完成知识探究,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六、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逻辑性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数学课堂要避免枯燥无聊,教师应当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数学课堂。另外,互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活动中单向教学的局限性,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效率提升和教学效果优化提供了充足空间,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石福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举措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8):167-168.
[2]崔耀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5):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