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陈玉梅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逐渐趋向高效、快捷、精炼的方向发展,要与学生创新性的学习要求和时代的需求相符。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精悍、短小等优点,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中心小学   陈玉梅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逐渐趋向高效、快捷、精炼的方向发展,要与学生创新性的学习要求和时代的需求相符。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精悍、短小等优点,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科技发展进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法跟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微课具有授课时间短,目标明确,内容多样等特点,这些非常的符合小学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写作、阅读、识字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有效的运用微课教学,有助于加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性,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缺陷,使其发挥微课真正的作用。
        1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一般是通过口头讲解和板书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并且这种讲解是围绕全文展开的,学生无法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微课教学能够将课堂内容进行深度概括,点明其中的重难点并详细呈现,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微课具有信息化特征,能够融入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资料,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明确教学内容
        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讲述,甚至会在具体的讲述中延伸或扩展课文内容,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即: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或课件,按照事先设定的教学顺序进行讲述,如生字词的学习、文本内容的掌握、课后习题的巩固等,进而明确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方向的清晰性。具体而言,当前的小学生正处于认识和积累字词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微课教学环节要播放关于生僻字词的视频,或者是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或图片进行比喻手法的讲述。比如,红苹果和红脸蛋、月牙和眉毛等,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相似性、关联性加以发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喻手法的使用。当然,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呈现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结构及课文内容,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2.2重教学语境创设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融入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要主动地为学生建立起一套有效地教育教学环境,以生动的课堂情境加深学生对于各种文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开展伊索寓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伊索寓言的动画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记忆,并且通过动画片的播放,让学生自己开展总结和提问,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3运用微课程开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相关教育,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微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形成自主意识,并且可以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抽象的语文内涵进行提炼分析,变成形象的语文知识,进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探究时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充分发挥微课程作用。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课文时,首先,在课前,教师要有效布置备课内容,将这一课所涉及到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制作成微课程课件。然后,引导学生对《将相和》课文进行熟读,再结合教师的教学微课件,介绍其背景、人物、事件等等,帮助学生在微课程的影响下,将精力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去,进而增强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学习情况,以便于教师进行及时的微课程调整和改进,进而有效打破恪守陈规的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可以有效接收到新形式、新理念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要将小学生的学习意向纳入到微课开发的内容中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与探索的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4丰富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从课本中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的过程中,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多方面知识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延伸。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另外,教师应该将这种做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积极查阅资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暮江吟》这一首古诗时,教师除了针对古诗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还可以在微课课件中加入有关这首古诗的拓展知识,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名家点评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拓展,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在外任过程中心情畅快写下此诗,这对于深化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具有一定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吟”这种诗歌体裁,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同种类型的古诗,为学生构造完整的知识框架。
        2.5提升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一直是其重要的训练内容,如何让小学生们在读写方面形成良好的兴趣及能力,是教课老师教学难点。小学阶段具备极强的读写能力的学生非常少,其中写作对于小学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读写又占分数比非常的大。以往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中教课老师读写训练只是在训练写作结构及阅读方法,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其中很多学生由于素材不足,无话可写,对学生读写造成很大的阻碍,往往学生会根据范文的示范进行写作,这就造成了很多故事情节雷同,故事不够丰富多样。教课老师结合微课可以更加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读写素材。例如:在教授四年级语文下册《母鸡》一课时,教学老师可以将其作为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生活与鸡有关的感触事情。教师制作收集相关视频资料,以微课的形式来示范。设计一些在生活中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走出去感受动物之间互动的魅力,播放完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在学生跟随父母去动物园观看动物时,可以拍下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对学生更加直观,没有范文也就没有为学生设定情节和框架,在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同时利用视频素材创作故事,从而找到写作灵感,以提升小学生的读写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能够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特点和新课改要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微课课件,并不断改进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工作,借以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殷海艳.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20(14):61.
[2]杨华.微课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10):61-62.
[3]刘善玉.浅析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