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佘培娟
[导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依据此要求,文章简要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含义、特点,在此基础上就计算思维视域下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常胜分校 佘培娟 2132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依据此要求,文章简要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含义、特点,在此基础上就计算思维视域下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氛围;方法
        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理念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并求解的思维性活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是目前国际计算教育界重视的话题之一。然而,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充分。
        一、创新教学理念,注重计算思维培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新背景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已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目标。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模块是Scrath与App?Inventor。这两大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测试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帮助。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仅利用Scrath还远不足以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创造能力的目标,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学情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各类措施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提升。例如,“抽象与自动化”是计算机思维的核心。为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这一内容,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计算机思维得到培养与锻炼,教师就需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将“支架教学”理念运用于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不急于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将掌握的知识进行衍生,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概念联想起与之相关的多个概念,然后对知识点进行组合,搭建支架,最终找到线索,找到答案。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氛围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能灵活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各类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兴趣、有胆量、有信心进行思考、探究与计算,从而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锻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疑,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借助教材以及其他资料自主探究。教师也可将与计算思维有关的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或是案例中,利用这类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


且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发现,很多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师的长篇大论下,部分小学生表面上在认真听讲,实际上心思已经飘向操场或其他地方。因此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是十分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能根据实际学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以新的方法指导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具体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与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游戏引导学身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的发展。
        如在进行“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到学生对这些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很多抽象的概念无法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话语以及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设计“猜数字”的课堂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維发展、计算思维提升。在教学时,教师可将猜数字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二分查找理念有机结合,融信息技术知识于游戏中,利用游戏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系统的锻炼。在教学时,教师首先从1~100中选出某个数字,然后让学生猜,在履猜不中的情况下,教师允许学生向自己提问有利于答案浮现的问题,教师向学生解答并给出学生一些提示。在游戏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范围会普遍较为宽泛,如很多学生都会提出“这个数字大于50吗?”这类问题,但随着游戏的进行,随着学生的不断分析与层层筛选,学生的提问将更加精准,所提问题也更接近于答案。
        四、拓展课外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教师需结合有效教学资源积极拓展课外教学途径,丰富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当前,小学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较之以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也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一周内的信息技术课程仍相对较少,并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多教师会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则不是十分重视。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寻求多种教学途径,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拓展课外平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丰富自身计算机计算能力。教师也可积极鼓励、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锻炼信息技术技能,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平台上展示自己,积累经验,发展计算思维。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是个体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思维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能高度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杰.让Scratch与“思维”碰撞: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27-29.
[2]章红.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华夏教师,2020(5):73-74.
[3]邵胜峰.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0(2):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