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可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蔡燕
[导读] 翻转课堂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缺少实践操作,对于应用方法和实施不甚了解,导致翻转课堂的真正实践少之又少。而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学科的特殊和局限性,在这方面的应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从两大方面探讨了翻转可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蔡燕 213200

摘要:翻转课堂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缺少实践操作,对于应用方法和实施不甚了解,导致翻转课堂的真正实践少之又少。而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学科的特殊和局限性,在这方面的应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从两大方面探讨了翻转可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可行性;要求;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组织形式,本人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多次实践尝试。那到底什么是翻转课堂呢?又该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翻转呢?笔者认为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而翻转后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学”,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发挥性,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研读技术指导,突出课程针对性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刚要(2017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是课程目标之一。翻转课堂应以“微课”为载体,每段视频均控制在8分钟以内,通过短小精炼的视频让学习者进行观摩学习。视频中可以针对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设置,让学习者带着问题学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设计相应的学习单,学生针对学习单中的学习任务边看视频边思考,这样就有针对性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让信息技术课程增加更多的拓展机会。
        随着教学过程发生的变化,由原先的“先教后学”转变到“先学后教”,学生由原先的被动角色改变,进行主动学习研究;而教师由原先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这样教师反而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课堂内容主要是对课前学习的疑问进行问题探究;在最后学生的学习水平考核中,评价方式可以和传统的纸质考核有所区别,翻转课堂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多角度多方式的,应该更注重于过程性评价。这样下来,也就完成了翻转课堂的进行知识的内化,后进行知识的传授。
        2.学习机会的增加,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课时,属于严重课时不足,而又因学科地位的薄弱性,无法增加课时,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一周的学习内容到下周学生来上课时,学生遗忘率特别高,严重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而翻转课堂能将教学的范围扩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让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学习时间也发生变化,由固定的学习环境变为可控性的及时学习。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只要有手机或者计算机,学生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大大地增加了学习的次数,有效的学习次数的增加必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学生输入速度这方面,因为课时的缺少,不能保证学生的练习,导致学生在输入速度这方面的缺失。


若课前能设计与输入有关的“微课”,让学生在家里能每天练习几分钟,在网络平台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闯关互动游戏,以积分制的方式帮助学生累计叠加,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对于学生输入速度的提升效果肯定也不一样。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翻转课堂要求
        1.翻转课堂的内容:应该突出每节课的重难点
        翻转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显然要高很多。教师对于每课中知识点的重难点要了解清楚,并作为微课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把重难点内容融合到微课制作中,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自学反馈,在教学中得以细化;并将选择的内容进行适应性的甄选、针对化的内化。
        例如:三年级教材中“初识画图”一课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演示启动画图程序、认识画图窗口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制作启动画图程序的短视频,视频中留有问题,除了教师操作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观看视频时带着问题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再集中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在认识画图窗口这一知识点时,视频中可以通过美术教师在纸上画画引申到电脑上画画,形象地制作出传统画画跟电脑画画的区别,而画画工具的不同,学生一目了然,很生动地帮助学生记忆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2.翻转课堂的评价形式:应该拓展学生的互动性参与
        翻转课堂的设计,应该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的评价机制应该具有有效性。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设置导学单和微课相结合的课堂模式,将课堂任务知识点变成一个个学习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状况进行学习效能的检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在微视频的制作中对于问题和任务的设计我们也可以有层次性,这样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例如:“画多边形”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多边形绘制的过程制作成简短的小视频,对于画多边形中鼠标的应用操作可以以画中画的形式同步出现在视频之中。视频中还要突出如果在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图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在视频的后面可以展示用多边形工具创作的各种别的图形,给学生创新思维上抹一点灵感。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不仅学习了画多边形的基本步骤,还学习了它的应用。
        新一代的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他们应该要获得一点更高新技术能力的学习。翻转课堂中,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选择和教材相应的新技术手段,让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形式多样一点,学习内容丰富一点,学习材料创新一点,让学生能多学习一点。
        总之,对于蕴藏着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翻转课堂所能起到的学习效果应该是有效的,笔者所在的学校翻转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探索之路上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需努力去解决,让信息技术教学呈现出更为符合儿童认知学习习惯的状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