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李付友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李付友
[导读]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传授,也能够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艺术。所以,在当前,初中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一定要追求师生互动的不断增强,让教学环节得到完善和改进,让互动环境变得更加愉悦和和谐,让课程教学的开展绽放更多的生命力和光彩。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志成中学 李付友  277700

摘要: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传授,也能够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艺术。所以,在当前,初中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一定要追求师生互动的不断增强,让教学环节得到完善和改进,让互动环境变得更加愉悦和和谐,让课程教学的开展绽放更多的生命力和光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实现对策
        前言: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现阶段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构建愉快、和谐、具有创造力的互动环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推动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不断转变,带动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在当前,在这样的引领下,初中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大力的优化师生互动。借助互动带领学生对知识更好的探究、探讨和探索,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虽然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课程当中的师生互动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1]。但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当前师生互动当中不断的改进。首先,教师的互动话题设置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在互动的过程当中无法产生想要回答和探究的欲望,让师生互动受阻。其次,师生互动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过于单一,就只是教师单向性的对学生提问,甚至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师生互动停滞在表面主义上。最后,教师的互动比较浅显,很难通过有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路起到引领的作用。导致互动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形同虚设,是教师在后续课程教学当中应该积极改变的问题,力求将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当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一)实现兴趣驱动,优化师生互动
        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互动能够快速的集中学生的专注力,避免学生思维的分散,带给学生思维活动一定的刺激[2]。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兴趣,这样的互动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3]。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秉持着趣味性的原则,在互动的过程当中融入一定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当中产生动力和兴趣,让师生互动的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准备。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借助放缩尺来绘制男孩头像。在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要画图呢?”“是怎样借助简单用具来对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图案进行绘制的?”让学生可以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思维萌动、心情兴奋的点来带领学生投入到对相似概念的了解当中。让学生展现出非常高涨的求知欲。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对放缩尺进行制作,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实行角色互换,优化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的主导性较强。导致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在互动的过程当中也缺乏主动的意识。


所以,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优化师生互动,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对角色互换这样的环节进行设置。使得师生互动得到优化,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互动效果。
        例如,在讲解“因式分解”的过程当中,本节课涉及到的分解方法是相对较多的,比如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等等,导致学生在掌握的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难度。由于班级当中的学生具备着较强的差异性,可能教师在讲解一遍后一些思维较为灵活的学生就已经掌握。但即使教师讲解两遍过后,一些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依旧无法掌握。在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已经掌握的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在黑板前为其他学生讲题。教师则可以成为学生,并能够结合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点来提问,让小老师进行回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的亲切感,拉近和教师的距离。在无形当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设置探究问题,优化师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当中,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通过问题能够更好的实现思维的交互,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探究。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秉持着适当的原则来加强探究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师生互动的优化。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设置。比如“两个超市都想开展优惠活动。甲超市在购买200元物品之后,再购买其他物品则按照五折进行收费。乙超市在购买70元商品过后,其他商品按照8.5折进行收费。假如现在你就是顾客,在哪家购物会更省钱,更划算呢?”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逐渐的实现新旧结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四)善于激励策略,优化师生互动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完善。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注,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课程教学的互动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例如,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态度、情感变化、行为等等,对学生做出最准确的评价。此外,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倡导激励性评价。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优势、潜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就可以在此环节当中大力的倡导师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教师是处在同一地位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有助于师生互动的有效推动。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断的追求师生互动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整个课程教学得到完善和改进,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实现兴趣驱动、实行角色互换、设置探究问题、善用激励策略等等。让师生互动得到真正的完善和优化,推动整个教学的氛围得以优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林乐. 基于问题导学法打造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J]. 家长,2021,(03):69-70.
[2]王常任.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天津教育,2021,(03):87-88.
[3]刘惠毅. “导学互动”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探究[J]. 知识文库,2021,(01):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