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安俊杰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安俊杰
[导读]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吸取教学改革思想中的先进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完成知识学习,解决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教学问题,同时将抽象化、复杂化的知识内容以形象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山东聊城冠县实验小学  安俊杰  252500

摘要: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吸取教学改革思想中的先进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完成知识学习,解决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教学问题,同时将抽象化、复杂化的知识内容以形象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知识,促使学生加强感悟,形成学习动力,会保障学生取得丰硕性学习成效。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情境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应用;方式;分析
        前言:在优秀思想理念的践行中,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融入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高效理解知识,会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具气息。教师基于学生需求、教学改革需求融入先进思想,以情境教学方法完成数学知识讲解,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能力,知识探索欲望会得到提升。也会推动数学课堂教学呈现事半功倍效果,让学生通过多感官意识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在愉快氛围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教师的知识教学做好环境铺垫。
        一、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融合的价值分析
        首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对生活经验的收集能力不足,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会形成迷茫情绪[1]。
        教师以教学情境为基础讲解数学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动力会得以形成,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形成信心[2]。
        其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合,会让学生在优秀氛围中完成数学探索。教学情境的设置会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氛围,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中尝试知识探索、知识运用、会保证学生整体学习实效性的提升[3]。
        二、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分析
        (一)设置导入型情境,激活学生好奇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导入型教学情境,以此激活学生在学习中的好奇心。学生能够好奇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会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主动跟随教师脚步完成知识探索,教师导入型教学情境的设置,会弥补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较低的问题,也有效的导入情境,让学生跟随教师脚步探索知识,形成数学学习动力,有助于教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基于“圆”知识教学,教师可以设置导入型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制作大小不同两个圆形,向学生提出问题:“两个圆形以相同起点出发分别滚动三圈,请问哪个圆形的运动轨迹较长?”学生会依据自身对圆形特点的了解和日常生活中收集的不同经验,给予一定的答案。此时,教师在导入情境中实际操作上述内容,学生会发现大圆形运动轨迹长于小圆形,教师基于教学情境中的现象引出圆形周长知识。随后,再次向学生提问:“影响圆形周长大小的因素?”教师完成半径、直径知识教学,以循序渐进方式,在导入型教学情境中激活学生好奇心,为教师重点知识讲解做好铺垫,保障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尝试,弥补学习不足,推动学生整体学习动力的形成。



        (二)设置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会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认知不足的问题。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会推动其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的强化。教师弥补学生能力差异,在知识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会整体推动教学实效性的强化,也会有效保障学生取得优质学习成果,让课堂教学实效性得以强化。
        例如:在有关“体积、容积”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有冰箱,冰箱中会装不同的食物,假设以苹果为例,苹果在冰箱中所占空间体积大小即为苹果的体积。以实际生活的情境举例方式,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生活中的厨房包含着不同的瓶子,如:酱油瓶、醋瓶,瓶子所能承载酱油和醋的毫升数即为酱油瓶、醋瓶的容积。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完成情境设置,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促使学生善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
        (三)设置游戏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力
        游戏性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性格需求和特点相吻合。小学数学教师以游戏为基础,构建高效化课堂,在游戏中讲解数学知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接受程度会得到增强。教师基于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游戏,循序渐进在游戏中渗透知识,促使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会激活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乘法”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比赛,教师与学生比赛计算9+9+9+9=?,学生计算速度较慢、错误率较高;教师速度较快、正确率较高,向学生提问是否好奇教师使用的计算方法?教师随即引出乘法口诀教学,让学生首先完成乘法知识的基础巩固,完成乘法口诀背诵。随后,教师应用乘法完成不同的知识讲解,让学生探索加法乘法之间的联系,以游戏营造优秀氛围,在教师的循序渐进指引中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会加速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基于不同角度完善学生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会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诱惑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教师以教学情境为基础,让学生掌握正确技巧,形成学习经验,会推动学生在优秀思想理念的践行中取得数学学习经验,保障学生取得丰硕性学习成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以教学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形成完善思维,增强知识运用能力、理解能力,会推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增强,让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果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旦增顿珠.问题情境教学在当前西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2020(13):16.
[2]郑雪琴.基于认知心理的低年级数学情境创设——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0,9(07):38-39.
[3]朱松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方式研究——以“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9(20):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