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刘飞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刘飞
[导读] 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运而生,学校对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刘飞  652400

摘要: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运而生,学校对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时候,高中学生会觉得物理学科中有不少复杂的概念很难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调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张开思维的翅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完善教学模式,只是在改进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如何更好的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1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问题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架活跃的教学氛围以及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形象性以及具体性。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很多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物理问题情景的教学效果,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
        1.1问题情境的随意性
        提问的随意性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有提问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因此在教学时候就会频繁地提问,或者是提问很随意,没有较强的提问目的为基础。再这样背景下,学生很容易被频繁的提问所影响,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问题的随意性只能够构建浅层次的情景,不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不深入,限制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1.2提问方式错误或是封闭性的提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基于向学生传输问题的最终答案,以求得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掌握单一的物理知识,而不能够以此举一反三那进行后续的探究学习。提问方式错误或是封闭性的问题,比如“这道题目的答案是这样对吗?”学生的回答只能是“是”与“否”,没有进一步探究的动机和余地。因此,就限制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的提问也根本算不上是问题情景的构建。在根本上忽视了“情景”的功用和基本元素,导致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问题情景失败[2]。



        2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1对问题情境创设引起高度的重视
        首先,老师应该认识到问题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大胆将新的教学理念带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上用有趣的问题引出要向学生们传递的信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跟自己小组的成员一起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想法形成思维碰撞,帮助学生打开思考问题的思路[3]。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学生之间情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2.2提高教师的专业性
        学校在为学生选择物理教师时,应该聘请物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教师才能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经验充足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历届高考出现几率大的考点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提问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让问题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没有条件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学校,可以为缺乏经验的物理教师安排岗前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审核通过者方可正式上岗,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性,缺乏经验的教师上岗初期可以为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辅助,这样新任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就能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教师在岗期间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用这样的方式老激励教师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3结合生活实际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重联系生活[4]。比如,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的了解物理原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流的热效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并探究充电器的发热情况,通过电流制热的原理让学生认识到将电流转化成电热效应的原理,也可以用相同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再引出一系列的电热学或动力学知识。
        3结束语
        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体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例如某学校选拔性考试,让学生分析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让物理知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教学。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才算把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注重给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面对未知的问题,学生化身科学家或其他角色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通过探究,习得物理知识,并将物理思维方法内化于心。我想通过情境教学,必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柯珊.高中物理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王玮.新课标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3):78-79.
[3]陈一垠.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观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李昕玲.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