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中职汽修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王超众 宋裕庆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学习已成为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近年来在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王超众   宋裕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学习已成为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近年来在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本文基于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运用混合式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中职汽修
        所谓混合式学习,是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目的,把面授为主的传统课堂和新兴的在线学习进行合理的结合[2]。如此,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组织与监控的主导作用,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又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更好的激发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2009年发布的报告,针对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从量化结果来看,混合式学习的效率最高[3]。
        一、混合式学习适用中职汽修教学
        中职学生普遍为中考成绩较差,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青少年。就群体而言,多数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学习的主动性和意志力较差,易产生了厌学甚至是退学情绪,学生间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中职汽修课程涉及内容广,所教授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时,师生往往面临理论课程不够直观、实训教学资源有限和部分实训项目损耗较大的问题。中职学生和中职汽修课程以上特点,恰好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施展舞台。
        二、中职汽修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常见形式
        目前,中职学校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时,主要采用依托学习平台,采用“课前在线预习,课中面授深化,课后线上拓展巩固”的形式[4]。下面,以汽修专业课教学为例进行说明。课前,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对预习资料进行学习。课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讲解,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用仿真软件等技术手段,将有效降低实训成本。课后,学生利用线上学习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拓展和提升。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合理设计在线测试,能快速、全面的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教学诊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结合中职学校教师访谈结果和笔者自身经验,就实施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如下总结。
        三、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注意事项
        (1)如何进行混合。不同课程、不同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时,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混合模式存在差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面授方式更适合进行难度较大的、系统性较强的“面”知识学习,或需要师生高度互动交流的教学,如公式、计算的逻辑推导、实训操作中难点的掌握等,学生难以通过在线方式自学完成和掌握的。在线方式更适合学习难度较小的“点”知识学习,如用来拓展学生知识量、开阔学生视野等,学生能够自学完成的内容。



        (2)如何选择线上资源。当前互联网上关于汽车维修的各类资源众多,如各类车型的维修手册、视频、图片、甚至是他人的讲解视频等,但是需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筛选甚至二次处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完成一次线上学习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将难以完成。因此,在资源选择时尽可能使用5分钟左右的微课、透视效果立体示意图或动画,尽可能少的让学生去阅读大段的文字说明。
        (3)如何监督在线学习。在线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而学习不自觉不自律恰是多数中职学生常见的不足,他们在线学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甚至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聊天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使得在线学习的学习效率很低。对此,对于在线学习需要强化监督。一方面,可以利用监控软件或学习平台的检查功能对学生进行督促;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限定时间、布置作业、进行考核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此外,还可以革新混合的形式,例如在课中教师的监督下,学生利用线上手段完成查询、考核和个性化学习等操作。
        (4)关注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体感技术、图像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在教育领域进行运用,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应用手段。例如,体感技术使得检测大批学生操作时的肢体动作是否规范到位成为可能;基于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检测课上学生的表情来判断学习效果已投入使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沉浸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实训操作,以减低对实训设备的依赖和耗损;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使用设备完成训练任务。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监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及时、全面的评价来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实现因材施教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教师应对新技术保持足够的关注,能够借助新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方式能提升中职汽修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师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教学资源、支撑设备和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出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并及时将合适的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最终实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一根本目的。相信随着相关经验的不断积累,混合式学习在今后教学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 慧,刘 迪,高玲慧,宋 蕾.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2016 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2).
[2]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52-55.
[3]Dalgarno B, Bishop AG Ad long W,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Virtual Laboratory as apreparatory resource for Distance Education chemistry stud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2009, 53(3): 853-865.
[4]卢爱梅.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作用[J].福建电脑,2021(2): 143-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