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重建学生自信的有效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朱卫军
[导读] 当前中职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自卑情绪,这将对其学业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有许多学生缺乏自信心,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甚至会厌恶和抵抗学习,一些学生会认为自身的中职文凭难以受到社会的认可,觉得前途渺茫,从而会产生“混日子”的想法,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退缩,这些都是中职生缺乏自信的表现。

海盐县商贸学校   朱卫军

摘要:当前中职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自卑情绪,这将对其学业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有许多学生缺乏自信心,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甚至会厌恶和抵抗学习,一些学生会认为自身的中职文凭难以受到社会的认可,觉得前途渺茫,从而会产生“混日子”的想法,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退缩,这些都是中职生缺乏自信的表现。为了促进中职生更好的发展,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中职班主任需要重视其缺乏自信的问题,掌握中职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学生重建自信。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自信;重建路径
        现阶段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存在思想素质低、文化素养低、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难以和人进行有效沟通、无法积极的集中做一件事、具有较强的自卑感等问题,将阻碍学生深入学习和进一步发展,阻碍着班主任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自信,需要班主任采取合理的办法引导其重建自信。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自信心是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内在动力,人才只有具备自信,才能够积极努力做事。而中职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是因为其在学习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经历了较多的失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感觉,则会认为自己与其他优秀学生相比存在许多的不足,进而难以形成良好自信心,为防止自己失败,许多学生会选择不做。针对这一情况,中职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办法重建中职学生自信,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以及其他事情中,以此更加相信自己,获得成功经验,为其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中职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导致自信心缺失
        一些中职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缺乏、没有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天资较低等因素影响,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强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期下来,这些学生会认定自己是差生,从而自暴自弃[1]。学生累积这种不健康心理,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构建。
        (二)学生家庭状况差会产生心理负担
        一些中职学生因为家庭存在较差的经济状况,家人为了养家糊口,整天奔波挣钱,还有一些父母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养,以及一些学生属于单亲家庭或是隔代养,这都会对其自信心形成产生影响[2]。父母没有时间和能力来关注和指导孩子,加上社会地位卑微,导致其家庭生活于其他家庭难以相比,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使其缺少原本应该具备的情感关怀以及稳定生活,导致其从小在心理上就蒙上生活阴影,在任何事情方面都不具备自信。
        (三)学生自控能力差
        一些学生从小比较调皮贪玩,很难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无法获得理想成绩。加上在之前的学习中教师没有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会把这些学生当作坏学生来管教,上课很少向其提问,将其安排至教室后排。教师也很少和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甚至会在行为以及语言上歧视这些学生,而长时间下来,会使这些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从而越来越自卑。
       (四)一些学生对中职教学存在偏见
        有的学生本身素质良好,但是因为在教学阶段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升学考试失败,导致其上了职业院校,这些学生会受到社会消极思想影响,觉得职业院校是混日子、混文凭的地方[3]。在进入职业院校后,社会偏见中,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会低人一等,前途渺茫,升学无望,这会打击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一些中职班主任也对于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这会使学生急剧丧失职教信息。另外,学生会认为自己是中职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工作为最底层职业,不学习也可以找到相同的工作,从而在上学时不会努力学习。
        二、中职班主任重建学生自信的路径
        (一)班主任应调整自身心态,多鼓励学生
        首先中职班主任要认识到中职学生现在是弱者,那么在步入社会后也将会是弱者,因此应该本着同情弱者的心态来理解帮助学生。学生不自信与教学评价本身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教学评价是通过考试进行,而考试属于选拔式的,该模式下会将教学要求不断提高,也会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一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成了学习落后分子,学生在无法跟上进度后,会自暴自弃,但是这些学生再做其他事情上依旧具有积极性。因此,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自信心。班主任需要调整自身心态,可将中职生视为小学生或幼儿,使其能够在中职院校重新学习。注重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进步支出,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其能够慢慢成长,稳中求进[4]。班主任可以在一个长远时期来衡量学生,相信学生,使其能够获得一技之长,从而梳理自信心,更好的步入社会。
        (二)班主任需找准抓手,引导学生成长
        要改变学生对自己的消极认识,需要较长的时间,班主任应该找准抓手,即为从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抓起,掌握好时机,特别是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学生刚刚进入新环境,具有好好表现的想法,新环境也有很多的小事是学生以前没有做的或者不经常做的,需要重新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么班主任即可从扫地、排桌子、擦窗、拖地、整理书桌等方面抓起,也可引导住校生叠被子、打扫卫生间等。而让窗户明亮起来、桌子整齐起来、地面整洁起来、被子方正起来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身板挺起来,最终使学生自信心不断增长。在为期一个月的训练下,很多原本不大会干活的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做好日常小事了,学生努力去做,重复去做就会做得更好,这时将有效增长其自信心。
        当学生对生活有一点信心时,他们会分析以前学习滞后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但是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同,没有实践或少实践,将导致其落后。


这时班主任可与学生讨论未来就业方向、讲述该领域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努力培养自己,努力在这些领域要比周围的同行表现更好,不要在擅长的领域落伍,努力创建个性化的“我”。在学习中,入学阶段班主任间可以相互协作,以减缓教学进度,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困难,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很困难,或在老师帮助下,可以学得更好。此外,利用所有文化和体育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在电子专业中,可以举行电子相关竞争活动,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绩会艰苦奋斗,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增长自信心[5]。
        (三)认真督促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新生刚入学的几个月里是习惯的养成期,养成良好的规范很重要,班主任可以多多陪伴和关注学生,及时指出学生没有做好的地方,并督促学生及时更正。班主任应该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困惑。另外,与学生一起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的不良习惯没有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良好的习惯就会成为自然,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平时的监督者就是他们自己,要尽量缩短与别人的差距,较好的办法就是在别人休息时也去努力学习。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发展目标
        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制定近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使学生每天学习和做事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明确学生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解决学生在日常中无所事事的现状,克服其由于没有目标而松散、懒惰的毛病。学生在每天进步一小步,那么将会完美的实现各个小目标。而这一过程中会使学生更加阳光、自信,更愿意、更积极的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也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好,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自我,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学生不断成长中应该做好观察工作,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6]。不仅需要学生有计划,班主任也要有计划。在每学期培养学生方面应该有所规划和重点。第一学年可以进行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第二学年注重目标建设,培养学生形成自学和自律等良好习惯;第三学年注重引导学生实现目标。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宣传落实工作,做好每一学年开展班会的机会,利用班会来鼓励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前进。在班级中可以树立相应的目标,例如争创先进班级,在学生学习方面可积极鼓劲和督促,争取获得良好的成绩;在寝室内务方面争取获得星级寝室;确保能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让学生有引以为豪的荣誉,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的斗志,个体与班级体一起优秀成长。
        (五)采取正确的鼓励方式
        新生第一个学期,特别是前一两个月是习惯的养成期,班主任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多做,从小事做起。当学生做得不够好时,不要去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分析,与上几次比较,找出关键点,引导学生想出解决办法,重新做好。班主任应该在合理的时机鼓励学生,使其下次可以做得更好,这样不仅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念“只要努力做,就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成为中职优秀生。”为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需要陪伴学生,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以此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与行为特性,也就可以更及时解决学生困惑。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也能够有效监督学生,使其各种行为更加规范。
        (六)教给学生自信的方法
        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也应引导学生主动重建自信,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首先可教会学生微笑,微笑代表着快乐,并且可使人产生力量和信心[7]。自信的人在言谈举止上具有积极乐观的表现,而当自信心不足时,会展现出无精打采、愁眉苦脸和面无表情等表现。自信者通常会带有微笑,那么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学会微笑,并养成微笑的习惯,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都可通过微笑来传递我最棒、相信自己的信息。其次,班主任需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去做,在面对问题时应该积极采用策略加以解决,只有正确认识和应对问题,才能够将问题在根本上解决,以此来消除学生内心阴霾,来掌控事物的发展方向,以获得自信。学生只有真正的实践才可树立自信心,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行为,使其树立阳光、自信的心理。最后,班主任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班主任可创新教学形式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落实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来源复杂等实际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做到及时评价与反思,并在每一环节中都体现出德育先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素养以及行为习惯,基于此设计相应活动。也可延伸规范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也可构建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室开展相应工作,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和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其个性发展。
        结束语
        中职学生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容易使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难以树立自信心,这将阻碍其深入学习和未来发展。因此,需要班主任的重视,班主任应该掌握学生难以树立自信心的原因,并采取合理措施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其做好日常小事,通过常规的考评等树立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以重建自信,为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永军.中职生“自信心和责任感”品质的培养[J].时代人物,2019(12):94-95.
[2]徐军.浅谈如何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52-353.
[3]邴喜红.中职班主任在德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9):204-204.
[4]张凌.中职班主任如何让学生自信自立[J].科学咨询,2019(17):73-73.
[5]苏旺.中职班主任在德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3):56-56.
[6]韩倩倩.浅析职业学校学生自信心提升策略——以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11):94-95.
[7]刘建红.生本管理视角下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才智,2018(7):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