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进步——浅谈高密市特殊教育学校“五维一体”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模式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杜云玲
[导读]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对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在深入摸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五维一体”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模式,通过礼貌、卫生、道德、学习、安全等五个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行为习惯,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进步的育人目标。

高密市特殊教育学校    杜云玲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对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在深入摸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五维一体”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模式,通过礼貌、卫生、道德、学习、安全等五个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行为习惯,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进步的育人目标。
        一、明确“五维一体”内容,确定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学校针对特殊教育学生实际情况,重点通过日常教学实践提炼出了具有示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五方面内容。
        1.文明礼貌习惯。要求学生们在校必须讲文明礼貌,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长辈等要主动问好。学会用礼貌用语,被别人帮助了要说“谢谢”;不小心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要说“对不起”。学会右行礼让,行路时,让师长先行、女士先行、体弱者先行。上下楼梯要有秩序,轻声慢步,右行礼让,不拥挤,不抢行。不大声喧哗,不在走廊、楼道内嬉戏。乘车时,要做文明小乘客,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遵守公共秩序。
        2.良好卫生习惯。要求学生们每天按时起床,及时洗刷,认真整理床铺;穿戴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零食;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从楼上向下抛任何东西,不弄脏墙壁;使用厕所后立即冲刷,冲刷完毕后关掉水龙头;主动捡拾教室、校园和草坪上的废纸。
        3.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们要尊重父母,尊敬老师,知道父母、老师的辛苦。引导主动关心他人,如当同学不舒服时主动去问一问;有时同学呕吐了,不要捂着鼻子离开,要帮他清理一下,给他倒杯热水;雨天跟同学合用一把伞;吃东西时先让长辈等。帮助关心小同学,不欺负弱小同学,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就餐、叠被、清理卫生等。爱护公物,不损坏门、窗、玻璃,爱护课桌、凳、墙壁,爱护教室的教学设施,爱护花草树木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不乱倒饭菜,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要还,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4.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们课间休息时,要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并摆放在统一要求的位置。课堂听讲要专心,坐姿端正,发言时要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等。课堂上不乱说话,不做小动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书写,多读书。
        5.良好安全习惯。要求学生们增强安全意识,必须熟知一些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如:不玩火不玩电,不做有危险的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违章骑车,不在马路上玩;大休时要求按时返校,按时回家,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在校时不随便外出。



        二、加强多层次引导,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句朴实的话语概括了一名教育者从教的真正目的。对学生们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通过手把手指导、示范引导、实践训练、错误纠正等多层次引导,环环相扣,不断重复,才能形成自然记忆,固定成行为习惯。
        1.手把手指导,从低年级培养。自理是生活的基本条件,自己能做的事情要从小培养自己做的习惯,否则就会养成懒惰心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因为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整理床铺、叠衣服、摆放物品等日常行为习惯会有一定的困难,对课堂常规要求更是陌生。为此,我们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刚入校的学生要手把手进行指导,从日常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书写规范,到师生问候,都要进行具体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平时经常组织低年级进行叠被子、穿衣服、叠衣服、整理书包、洗脸刷牙等比赛,逐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2.示范引导,学生相互激励带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我们定期将各项习惯养成比较好的学生作为榜样,用他们来激励身边的学生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榜样之星”活动,让同学们都议一议,评一评,用身边的榜样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实践训练,持续培育养成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仅凭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习惯,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主要通过班主任和教养员来进行,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加以辅助,班主任和教养员平时认真履行一日常规,促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自我锻造的能力。每一项行为习惯要求提出以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指导,反复练习,实践中学生就会慢慢进步。我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实践活动,如低年级段的“争当礼仪之星”“文明礼貌大家谈”等,高年级的“交通安全知识你我知”等。
        4.及时纠错,整改问题巩固习惯。我们针对学生们养成的习惯,专门制定了一个观察巩固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指导,督促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同时要求各班级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定期进行总结,既表扬先进,又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让良好习惯在校园蔚然成风。现在,当你步入校园,会看到学生们在校园轻声慢步,会顺着小脚丫贴片一级一级右行上下楼梯,看到老师会主动问好……。
        三、强化规范评价管理,确保良好习惯持久巩固提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持久巩固和提升。我们专门制定了《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机制,既要求各班级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又要对每个班级进行综合评价,及时总结经验,督促提升工作能力。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们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各班级定期评选“文明礼貌之星”“卫生小标兵”“学习之星”等,学校也定期评选“好习惯小标兵”。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管理,增强了约束和规范,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让我们从教育的每件小事抓起、点滴做起,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进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