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变身“数学常规活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谷寒柏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幼儿常规的培养,是每个幼儿园都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扬州市邗江区博物馆路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杨园  谷寒柏  225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幼儿常规的培养,是每个幼儿园都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的常规很广泛,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包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常规和生活常规、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这些常规活动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如果这些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活动和数学结合在一起,那么数学的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和运用也会贯穿到每日的生活中。


        签到活动几乎是每个人在各个年龄段以及未来的社会活动中,都要设计甚至必须经历的。它与自我管理、自我认识以及团队管理等息息相关。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我设计了以最基本的“我来了”为起点开展的签到活动,以彩色夹子为形式进行记录,逐渐过渡到累计、加减、比较、统计等数学活动。
        一、活动准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中指出5-6岁儿童“应具备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结合本班大部分幼儿已经在家学习简单文字的实际状况。我将收集来的五个同样的糖果盒贴上五个不同颜色的星期几标志,在每个盒子里放上36个(注:36为班级幼儿人数)对应颜色的彩色夹子。


教师预先制作好带有组别数字卡带的班级签到板挂在方便幼儿操作的地方,幼儿制作自己的自画像并延边沿剪下,教师帮忙封塑后粘上夹子。幼儿将自己的自画像分别夹到自己的组别处。


        二、活动轨迹:
        开始阶段
        1.幼儿每天早上来园后给自己的自画像上夹上当天盒子对应颜色的夹子。
        2.每日午饭后,可带领幼儿观察签到墙,当天(比如:当天为周三)看看谁没来,数一数有几个;男孩来了几个,女孩来了几个,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再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周一或周二也请假,请了几天;周五请小朋友统计本周全勤宝宝有多少……
        3.周五离园前请幼儿将夹子收回到对应盒子里并整理签到墙。


        提升阶段
        1.利用签到墙进行一段时间的出勤常规活动后,可加入周出勤表。请幼儿代表统计每周出勤情况。
        2.使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周出勤表可延伸到一个月的记录,适当带领幼儿了解“周”和“月”的时间含义,引导幼儿数一数月出勤的天数,未出勤的天数等。(提升阶段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来开展,对于大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明白统计的意义,经常性的观察、讨论、点数表格上的信息就是有意义的。)
        三、过程性评价
        可以用“签到常规”活动来评价幼儿以下概念和技能的发展情况:
        1.能否正确点数40以内的数及明白不同数字在签到墙上的不同含义。
        2.能否通过数出夹子数量明白理解出勤或缺勤。
        3.能否大致比较或估量出数量的多与少。
        4.能否回答基于签到墙的问题
        注:姓名:谷寒柏;职务:教师;单位: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杨园;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博物馆路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杨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