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规范与表达规范探索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丁爱菊
[导读] 高中阶段,物理属于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下,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物理教育不仅仅强调物理知识传达,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物理思维。所谓的物理思维规范说的是,特定条件下,从事物理教学活动、研究有关工作,并保持和共同研究者相同思维模式、标准。所谓的物理表达规范说的是,人们在研究物理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交流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标准。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  丁爱菊 423000

摘要:高中阶段,物理属于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下,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物理教育不仅仅强调物理知识传达,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物理思维。所谓的物理思维规范说的是,特定条件下,从事物理教学活动、研究有关工作,并保持和共同研究者相同思维模式、标准。所谓的物理表达规范说的是,人们在研究物理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交流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标准。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思维方式或多或少会出现不规范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本文将展开高中物理思维规范、表达规范研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规范;表达规范;探索分析
        前言:物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以外,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技能掌握深度,增强学生素质本领,使学生能够用明确的表达规范和思维规范学习知识,而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物理思维规范
        高中物理中,理性分析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一些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无法站在理性角度研究。一方面体现出学生能力不足,一方面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合理使用思维规范,并没有建立认知角度。所谓的思维规范说的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从事活动所需要遵守的思维模型、模式。物理思维规范说的是,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思考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脑海产生的思维活动、过程。物理思维规范包括逻辑、因果、顺序规范[1]。
        (一)逻辑
        逻辑,即思维逻辑。以狭义角度分析,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抽象逻辑两种内容,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人类的抽象思维。以广义角度划分,逻辑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类的整体思维。以思维角度来看,逻辑规范说的就是站在特定标准规范、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问题的解答中,都会发生无法入手情况。通过推理和研究可以得出的是,很多学生在分析物理问题或处理物理问题的时候,思维不够缜密,比较混乱,没有特定的思维规律,所以问题分析不严谨,无法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并灵活使用。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走进了错误领域,自然无法保障解答准确性。物理教育中,教师除了需要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升思维逻辑活力。
        (二)因果
        因果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因。因指的是,事件原因。其次是果。果与因对应,指的是事件结果。以客观角度分析,不论什么事物,有因必然有果。因果过程包括思维过程,以特定的角度出发,其中的初始条件便是因果中的因。在特定思维的运转下产生了相应的结论,结论便是果。思维拥有特定因果关系[2]。物理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好指导,让学生能够认识与把握因果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思维过程,缕清脉络和知识联系,少走学习弯路。
分析物理问题的时候,思维因果说的是,学生在处理、分析问题期间,结合特定初始条件,应用已知经验分析判断物理结果,得出问题结论。
        (三)顺序
        顺序包括时序、次序。


人们做事时,必然会以特定顺序操作,分清主次和逻辑。物理界的思维顺序说的是在分析物理问题的时候,使用特定思维规范,有序排除、整理、处理问题,去掉无效化的思考过程,能够让思维高效运转,妥善解决问题。
        二、高中物理表达规范
        物理问题的解答表达规范说的是,在分析物理问题、情境后,解答问题时候的规范问题。规范表达属于解决物理问题期间的必要性条件。物理表达规范包括格式、过程与表述规范[3]。
        (一)格式规范
        一般情况下,格式指的是文章表达特定规范样式,即人们公认或约定俗成的共同习惯。这种习惯绝不能因为个人喜好更改,如果人们不按照这种规范随意更改格式,就会导致科学语言无法统一,影响表达准确性,不利于信息传递和交流。物理格式规范说的是,在问题解答过程中的格式规范需要,用科学的表达、规范方法。如果学生在解题期间,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更改格式,会导致批阅人陷入不必要麻烦。格式规范是高中物理教育中,教师必须重点强调的注意事项。
        如解答力学受力分析试题时,某题目要求学生求动摩擦因数、斜面长度、拉力大小,学生需要先写解,让批阅老师知道后面的内容是学生的正式解答流程。随后学生每一个问题都应独立列出一行,以便批阅教师能够看清答案解答过程。最后应总结,并单独写出每一个问题的答案。
        (二)表述规范
        表述说的是对某些事物特征的特定说明、表达和描述,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一共两种类型。物理问题表述说的就是书面表述问题的解答过程。表述规范指的是,解题过程中,学生必须规范化自己的表述流程,用人们公认的表达方法、习惯。学生在描述问题、表达问题的时候,不可以使用存在歧义或是语病的句子描述,并且应尽量精简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提高表达准确性。
        如某汽车每秒20米匀速行驶,刹车后匀速运动变成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刹车后2秒速度降至每秒12每米,请问刹车6秒以后汽车速度。为了规范思维,应简化解答过程:在刹车后,汽车2秒速度:V2=V0+at,汽车状态从刹车到停止,该期间速度变化:V1=v0+at,联立后求解:t=5s<6s。汽车刹车达到6秒以后,速度降至0.使用思维表达简化叙述,机车刹车2秒以及ts末时速度:V1=V0+at分别求解:V2=V0+at V1=V0+at联立后求解:t=5s<6s。即v6=0。
        结语:从本文的描述可以了解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出现表达或思维不规范问题。这种错误的习惯容易变成不良行为,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高中物理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深入分析学生的表达规范、思维规范,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能够明确物理学科表达过程与思维过程。在规范性分析、表达中,化解学习困境,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农家参谋,2020(21):282.
[2]梁旭,彭前程.高中物理新教材实验编写的原则与方法[J].物理实验,2020,40(10):51-58.
[3]杨阔,吴建军,刘川.高中物理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20,18(2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