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师生师德师风双提升视角下职业院校尊师爱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曹婕
[导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前教育师生师德师风建设是双向的,既对教师也对未来成为幼师的学生们提出了相应要求。除了制度的规范和框定,学校应该通过尊师爱生的文化建设,引导师生自觉立德修身,实现师生师德师风的双提升,以此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

云南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曹婕   651700

【摘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前教育师生师德师风建设是双向的,既对教师也对未来成为幼师的学生们提出了相应要求。除了制度的规范和框定,学校应该通过尊师爱生的文化建设,引导师生自觉立德修身,实现师生师德师风的双提升,以此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
【关键词】:师德师风;双提升;尊师爱生
        近日教育部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近几年频发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也将学前教育推上了舆论高峰。这些问题的发生反映出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在师德师风建设上仍然存在短板弱项。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一线的幼儿教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同时易受伤害的幼儿,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幼儿,并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培养。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贯穿《专业标准》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从针对多所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来看,幼儿园把是否具有较好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招聘教师的首要标准,希望作为教育前端的学校切实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热爱幼教、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怀。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在所有的素质中职业道德素质占据着首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前教育师生师德师风建设是双向的,既对教师也对未来成为幼师的学生们提出了相应要求。正如一首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兼顾示范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既承担教师的基本职业责任,也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师德师风既需要制度的规范和框定,更需要教师自觉的立德修身,两者要有机统一。[2]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为人之要,首在立德”。教师立德修身的生成深受教师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因此,需要营造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爱教师的学校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社会职业。[3]社会越尊师重教,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普遍尊重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4]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个别学校的尊师重教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口头上,学校教育方式传统单一,重视说教,有的学生路上见到老师连问好打招呼都不会。可以试想,如果学生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懂得尊重,谈何热爱自己的专业,谈何尊重未来的职业,更谈何他们未来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做出什么贡献?
        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意见强调“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师道文化。


从幼儿园开始加强尊师教育,加快形成接续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尊师第一课、9月尊师主题月等形式,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5]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希望借此创造尊师爱生的良好校园氛围,师德师风传承与培育工作共抓,实现师生师德师风实质性的双提升。
        一、以“拜师礼”引领尊师爱生之风
        新生入学以后,在开学典礼上举办“拜师礼”,经过正式的“拜师礼”,对师生双方都有了约束,既增加学生的归属感,拉近和教师的距离,又让教师倍感肩上的责任,主动加强自身修养。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时,仍然与幼儿园指导教师举办“拜师礼”,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行业礼仪规范,做好入职心理准备,将尊师爱生的优良作风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二、以宣誓仪式约定尊师爱生的承诺
        新学期开学,教师与学生分别举行宣誓仪式,誓词中对师生尊师重教、师德师风的相关行为规范进行约定。心有敬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师德师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针对师生日常行为设计一系列礼仪规范
        设计例如师生日常见面问候,课前问好课后告别等的礼仪规范,引导师生关注自身的言行举止,将师德师风规范的践行落到实处。
        四、举办“师德讲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学习我国自古以来尊师爱生的优秀传统。教师可以组织以“我的今天,你的明天”为主题的师生交流活动,学生组织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为主题的演讲学习活动。尊师爱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五、建设“尊师爱生”文化墙
        通过文化墙,既展示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的风采,鼓励教师争做师德的表率、爱生育人的模范;又展示尊师有礼的优秀学生典型,倡导尊师敬师的良好风尚。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通过以上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作为切入点,由表及里,以礼约束师生,创造敬畏心环境,从而将优良的师德师风由仪式固化为传统,注入到师生的思想灵魂,表现在行为习惯上,形成可以传承的学校文化,以此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2018-01-31].www.gov.cn
[2] [3] 柏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 [N].中国教育报,2019-09-05(6).
[4]郝振君.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2019,(5):75-80.
[5]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12-16]. www.ce.cn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教师类项目)2020J0810号课题--“多元化格局下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