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张海峰
[导读] 新的教育时期出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问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备受学生青睐及受教师欢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才有思考的方向,才能够创新创造。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武乡中学校 张海峰 046300

摘要:新的教育时期出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问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备受学生青睐及受教师欢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才有思考的方向,才能够创新创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前言: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融入数学课堂,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在创新创造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在当前教学中发挥中重要价值,老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积极思索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发展综合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任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的运用,都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所以在情境的创设中,老师应该围绕学生知识技能、理性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进行创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科学创设。
        (二)思维性原则
         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所创造的问题情境,必须含有更多的数学思维含量,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中学习数学知识,实现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和建构,引导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发展。
        (三)时代性原则
        知识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识的运用,在情境的创设中,老师应该建立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学知识的运用,既开阔学生眼界,又能够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适应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们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同样的发展和进步,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出发,遵循学生们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畏难情绪,让课堂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厌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贴近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老师应该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因素,让学生建立在生活基础上,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谨性,通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中,接触数学知识,既有数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真谛,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了解生活的奥妙,体会数学的魅力,以集合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在课堂上融入更多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认知知识,在认知知识中提升自我,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学过三个大类的球,篮球、足球和排球,倘若现在我们班一共有56名同学,其中每一个人至少会玩一种球,但是喜欢玩足球的有20人,喜欢玩篮球的有41人,喜欢排球的有18人,喜欢篮球和喜欢排球的共同的人有15人,喜欢足球和喜欢篮球共同的人有5人,喜欢排球和喜欢足球共同的人有9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喜欢篮球,有多少人喜欢足球?有多少人喜欢排球吗?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并且思考、计算、探究,既能够解决相关的困惑,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和问题的解决。
        (二)借助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严谨、抽象、逻辑是数学固有的特征。因此,学生们在学习数学中总是感觉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可言。因此,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应该融入更多的趣味游戏,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探索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真谛,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为例,老师可以融入相关几何题判断的小游戏来设置问题情境,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们的学情出发,将学生们六人为一组,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营造竞争和合作的氛围;其次,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个个不同立体图形的切面,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对切面进行分析了解,每一个切面呈现出的是哪个图形?这样学生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积极融入到课堂中,并且在游戏化的氛围中探究了解,综合思考,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数学知识,既改变了日常教学沉闷的状态,又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有趣,让学生爱上数学,高效学习数学。
        (三)从趣味文化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数学文化是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老师应该重视依托数学文化,从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以“数列的概念”教学为例,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著名的斐波那契兔子繁殖的问题,通过一段科学史上的趣话进行新知识的讲授。以趣味文化故事的形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让学生对未知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结束语:在抽象性逻辑化很强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探究思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规范知识,加强交流,以问题情境为平台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让学生在问中积极思索,在问中积极求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小凡.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70.
[2]戴建仁,李志洪.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为例[J].福建中学数学,2020(11):18-21.
[3]瞿春燕.探究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设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9):20.
[4]蓝小军.探索创设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途径[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16):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