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李龙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李龙
[导读] 高中阶段,各科教学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着高考的严峻挑战,生物教学亦是如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才能确保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当深入展开讨论,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借鉴。

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李龙   674306

摘要:高中阶段,各科教学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着高考的严峻挑战,生物教学亦是如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才能确保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当深入展开讨论,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受到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广泛应用,其教学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核心,为不同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科学思维,从而使学生提高自主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需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确保高中生物学科得以顺利开展。
        1高中生物学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注意原则
        1.1自主性原则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常常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开展授课,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约束着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时的自主积极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科。
        1.2独立思考原则
        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时,应进行独立思考,只有学生形成自主思维逻辑,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层的理解及掌握教学知识点,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课程教材内容的丰富知识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不断思考,探索、分析及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的独立思考能力。
        2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重知识传递,轻能力发展
        考试仍然是当代教育考核的重要方式,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考试的导向下,高中生物教学以知识的传递为主,教师在课堂中仍然关注传递给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答案的标准性,关注学生在知识检验中所获得的分数,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关注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学生了解不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能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等,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2问题的设计关注知识的学习忽视思维的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教师逐渐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师生互动更加广泛,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深化,但是在问题的设计大多考察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了解情况,考察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拥有固定答案的知识,而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上的作用,问题是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展开好奇心,有没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层次化的学习新知识,并以已掌握的新知识为支撑进一步探索未知知识的思维过程,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同时,在问题的解答上,教师的预设过多的干预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偏离教师预设的思考过程,教师采用的态度总是坚决的拒绝和阻断,以预设的标准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过程。
        3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应用
        3.1类比启发法的应用
        类比启发法是指通过类比思维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启发方法,当学生对某种知识或者实验活动有一个确定的对象或者特定的某种关系时,教师可以使用类比启发法,让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找到另一个相近的知识点,从而构建具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大多数是通过教师的情境设定来激发,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多些语言类的铺垫,引导学生寻找该实验与上一个实验的相同之处,例如,在讲解新陈代谢时,通过动物的形成――呼吸作用,类比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样学生理解了第一个问题就会联想到第二个,运用同样的思维便可以解答第二个问题。
        3.2归纳启发法的应用
        归纳启发法是对生物知识的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这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归纳促进学生懂得知识的归纳。例如,在生物教学中,不少生物专用术语、法则、原理等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发现。教师通过对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获取程度进行适当的概括总结,同时为概括提供多个例子,充分说明概括的内容。最后让学生们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在实验中学习到的内容。
        3.3讨论启发法的应用
        讨论启发法是教师在教授某个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自由发言,讨论启发法的优势是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扩充思维想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在讨论中,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既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结语
        高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压力与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是巨大的,面临着高考,教师应当深入思考如何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如何给学生带来启发,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成果。而启发式教学方式则是最为有利的教学方式之一,应当深入思考其应用策略,以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谯思才.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A]. 《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陈汉.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11):156.
[3]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7(21)
[4]王雪梅.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