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程龙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程龙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应该主动革新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即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深入分析,探究了思维导图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借鉴和参考。

程龙    昆明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云南  昆明  650118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应该主动革新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即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深入分析,探究了思维导图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50-01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正确梳理,也能辅助学生掌握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可以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并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
        一、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
        教师在将思维导图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含义,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之后,让学生知道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为学习带来哪些便利,将思维导图的具体制作方法细致的为学生讲解,保证学生后续可以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认真的阅读文章,将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关键词找出来,并在中间画一个图形用来标注。紧接着,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围绕找出来的关键词,逐步向四周延伸,形成一个小的分支。在分支上,需要再次的扩展,最后将想象出来的图像画出来[1]。
        比如:教师在对《落花生》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将落花生这一关键词找出来。之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在中间位置。紧接着,对分支进行确定。在教学期间,教师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画出议花生、种花生、收花生以及吃花生四个分支。结合文章,再继续向下划分。诸如:在议花生这一分支中,具体可以分成:哥哥(花生可以用来榨油)、姐姐(花生味美)、“我”(花生便宜),通过花生,父亲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在种花生这个分支中,可以分成买种子、浇水等环节,最后收获花生和吃花生,利用花生来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清《落花生》课文的整体思路,加深了学生记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合理指导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阅读课文
        对于处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其右脑的立体感、节奏感都明显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非常强,在理解文章上,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区分思维导图中的各个层次,准确的利用各类符号,科学的对与程序进行调整,对语言加以总结,构建整体结构,明确各个分支之间的关联,确保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加灵活,快速掌握文章脉络[2]。
        比如:教师在对《白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在课程开展之前的预习中、课堂知识的讲解中、课后的练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在实际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借助思维导图的分散性特征,结合文章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学生应该依托于课文,依照开始、发展、结束等步骤绘制,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或者图形等来表示基本元素。在课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应用思维导图来完成练习题,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结合教学内容,客观讲评学生的思维导图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当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派小组中代表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针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如果有优秀之处,教师要积极表扬,并让其他学生借鉴和学习。若存在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指正,保证学生下次绘制思维导图时不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对《鸟的天堂》课文讲解时,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主要可以划分成四个部分。(1)将作者游玩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交代出来;(2)重点写出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3)作者再次来“鸟的天堂”;(4)描述了作者对这里的不舍。在对学生思维导图点评时,应该先肯定学生将四个部分划分的很合理,是思维导图的可取之处。但是,思维导图应该简练,可同学们画的却比较繁琐,应该将其中的关键词找出来,进一步提炼和精简。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水平会大大提升。
        结束语:
        综合而言,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对思维导图模式加以利用,引导学生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文章的思路理清,也能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牢牢抓住,对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能够让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更加合理、科学,教师要对思维导图的作用加以明确,根据教学内容,有依据的设计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项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20,41(01):64-65.
[2]张海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7):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